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西藏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掠影
用心演绎时代精神——西藏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掠影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现场。记者李洲次旺摄
导读: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文艺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演出等方面不断完善,推出了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西藏特色,集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为一体,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台作品。西藏自治区歌舞、藏戏、曲艺、话剧等各门类艺术创作、演出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艺术创作的重大现实使命,掀起了以重大爱国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以及中国梦为主题的创作热潮。推出了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西藏特色,集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为一体,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台作品,培养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秀人才,全区歌舞、藏戏、曲艺、话剧等各门类艺术创作、演出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常态化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取得新突破
自2014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制订出台以来,全区创作、演艺人员从“学文艺观、采风、创作、送文化、种文化”五个方面着手,先后组织专业创作骨干300余人下乡开展采风活动,驻点近1000余天,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50余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5000余场,举办各类文艺创作培训班50余次,组织专家下基层授课辅导近200余次。针对当前西藏自治区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通过教、学、帮、带等形式,大力培养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基层群众不仅分享了文化发展成果,也成为了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创造者。
2017年6月,在文化部艺术司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西藏自治区成功实施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援藏重点项目——“文化部知名艺术家进藏采风采访创作暨深扎主题实践活动”。在20天的活动时间里,艺术家们总行程达4365公里,共采风、采访、考察44个点、观摩各类文艺演出17场、召开文艺创作研讨、交流座谈会7次,开展慰问演出8场。围绕西藏自治区喜迎党的十九大重点艺术创作项目,与自治区直属院团的艺术工作者开展了深入交流,初步确立了对《国旗阿妈》《藏香情》《果热》等重点作品的结对帮扶规划。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张治中说:“为了《藏香情》这个剧目,主创团队在一稿、二稿的基础上,虚心听取修改意见,编剧、音乐、舞蹈、服装等工作人员,亲身前往尼木县吞巴乡传统藏香制作现场进行了实地采风,通过体验真切的生活,达到更高、更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
近年来,全区十个专业文艺团体通过每年近800余场的“欢乐送基层、百场演出进乡村活动”,为基层老百姓送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文明,摒弃陈规陋习,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广和宣传“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工作中,发挥了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舞台艺术围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创作推出了以《五彩哈达献北京》为代表的近百首优秀歌曲、以双人舞《今生欠你一个拥抱》为代表的近百部优秀舞蹈作品;开展了“中国梦•美丽西藏”原创歌曲展播活动、“迎国庆•中国梦”主题创作小品展演周活动,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为西藏社会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张治中介绍说,2016年,《六弦情缘》和《太阳的女儿》两个剧目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六弦情缘》获得金奖,《太阳的女儿》获得“最佳音乐创作奖”。2017年,话剧《共同家园》成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强”,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项目,填补了西藏自治区在这一国家级舞台艺术项目中的空白。“近年来,全国文艺舞台上掀起了一股‘西藏风’,有力提升了西藏舞台艺术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西藏自治区文艺舞台坚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果,也是西藏自治区坚持西藏文化全国视野理念,实行省部联合、优势互补,帮扶合作、借船出海的有效尝试和成功实践。”
此外,各市地在文艺创作演出方面,尝试探索文化演绎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迈出可喜一步。如:拉萨市精心打造的实景剧《文成公主》《幸福在路上》,山南市打造的《魅力山南》《雅砻藏布》,日喀则市打造的《喜马拉雅风情》《珠峰彩虹》《江孜印记》,林芝市打造的《寻找香巴拉》,那曲地区打造的《盛世羌塘》、阿里地区打造的《梦回古格》等剧(节)目均在区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传统“八大藏戏”舞台化工程顺利推进
2013年,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启动传统“八大藏戏”舞台数字化工程,目前已完成藏戏《白玛雯巴》《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波》的舞台数字化工程,并于每年传统节日“雪顿节”期间在拉萨组织公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卓嘎说,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实施传统“八大藏戏”舞台化工程,就是在遵循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借助现代科技声、光、电等效果,用专业艺术手段浓缩提炼,包括对藏戏的文献资料作进一步整理,从舞蹈、服装、道具等方面重新打造。“舞台化不仅是把广场戏搬上舞台,而且还完成了该部藏戏的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的保存工作。“八大藏戏”舞台化工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让观众都能在现场深度融进剧情,扩大藏戏演出的受众面、艺术性和观赏性。”
目前,西藏传统“八大藏戏”的舞台化工作已完成一半,剩余四部藏戏的舞台化工作将在2020年全部完成。
高度重视和积极培养引进西藏文艺评论专业人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自治区及各市地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派出了几十个工作组深入全区城镇、乡村和寺庙进行全面调查和采录,收集各种音乐、舞蹈、歌曲、戏曲、曲艺一万多首,文字资料3000多万字,录制了大量音像资料,拍摄图片近万幅,先后发表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民族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西藏卷》《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民间器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曲艺志•西藏卷》《西藏音乐史话》《中国藏戏史》《中国藏戏艺术》《长篇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音乐概论》等一批专业文化艺术类书籍陆续整理出版。同时,高度重视和积极培养引进西藏文艺评论专业人才,初步改变了几十年来西藏专业文艺评论、文艺评价失声、缺位的困境。
近年来,西藏舞台艺术创作和专业表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文艺人才在全国各类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其中,青年藏戏表演艺术家班典旺久夺得“第二十六届戏曲梅花奖”,青年歌唱演员次仁央宗荣获“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四名”,青年话剧演员仁青顿珠获得“文化部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已成为西藏自治区舞台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
(郑璐)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 西藏 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