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科学补碘护健康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素,人体甲状腺利用碘和酪氨酸合成甲状腺激素,从而发挥碘的生理功能。当碘摄入不足时,可导致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出现呆小症、侏儒症等一系列病症,而正常人则会出现行动迟缓,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这些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IDD)。碘缺乏病除了较为典型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外,尚存在大量亚临床病人。科学补碘能够有效预防碘缺乏病。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碘摄入量儿童85~120μg,成人120μg左右,孕妇和乳母230μg左右。
胎儿期缺碘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导致智力及身体性发育障碍,即克汀病。成人期缺碘则会出现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严重时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那么如何科学补碘呢?采用食盐加碘是最为合理科学的补碘方法,也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方法。我国制定碘盐出厂标准为35±15MG/KG,此量足够满足人体每日的需碘量和预防碘缺乏病(IDD)发生。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食盐中已经加碘,明显减少了碘缺乏病的发生率。在食用过程中,要买有碘盐标志的小袋,装入带盖的瓷罐或棕色瓶中,不宜长期大量储存,同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使用时不用盐爆锅,在菜肴出锅时放入,避免碘在高温下挥发。另外,也可通过碘化油的口服或注射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少的防治药物,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碘的好处多多,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补碘?从健康角度讲,有些人群不宜补碘:高碘地区或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无需再补碘,以免造成高碘甲状腺肿;某些甲状腺疾病患者,如甲亢患者不宜补碘;长期生活在重度缺碘地区的人群,补碘不宜过高过快,否则患碘性甲亢或其他相关甲状腺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缺碘是世界各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智力、生长发育,并且事关整体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所以要确保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碘营养充足。所以,科学补碘,守护健康,更要纳入每个家庭的膳食规划。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博士刘轶群)
编辑:赵彦
关键词:科学补碘 胎儿期缺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