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一位蒙古族教师的几点思考

2017年11月24日 14:39 | 作者:奇海林 |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分享到: 

70年前,曾经饱受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的内蒙古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举世无双的民族区域自治先河。

70年来,内蒙古从封闭落后走向文明进步,从贫瘠荒凉走向富裕繁荣,从草原深处走向开放前沿,从农牧为主走向多元发展,从民族聚居点走向交往交流交融的城市城镇,积累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内蒙古经验”。“内蒙古经验”无疑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成功范例。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作为献身内蒙古干部教育事业35年的一位蒙古族教师,在这里谈几点思考。

关于当家做主。70年来,在祖国大家庭中,内蒙古各族人民不仅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还建立了3个自治州、8个自治县,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真正享受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以鄂尔多斯市的蒙古族为例。1949年,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人口为5.4万,绝大多数贫困牧民不仅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还要承受本民族上层阶级的盘剥,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2016年,鄂尔多斯市的蒙古族人口达到19.9万,贫困人口所剩无几,绝大多数蒙古族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蒙古族干部占当地干部总数的19.7%,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占24.6%、乡科级占21.5%。

关于民族团结。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紧紧拧成一股绳,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携手并进,维护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从国家困难时期为国捐粮食牲畜到“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从同心协力建设包头钢铁集团到“让出最好牧场为航天”,草原上流传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民族团结佳话。据统计,在内蒙古,平均每8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彼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推动形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当前,内蒙古各族人民更是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关于民族文化。70年来,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汇在一起,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宏伟乐章,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三个离不开”的和谐乐谱。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不仅热爱草原文化、传承草原文化,推动草原文化得到了空前繁荣发展,还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草原深处的时代强音。

关于经济发展。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居我国西部省、自治区前列,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新能源、云计算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引领下,在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际背景下,一个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内蒙古形成。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使各族人民平等相处、和睦相亲,团结一致、互助共进。与此同时,命运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的理念,促使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用实践丰富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在内蒙古自治区70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和批准了565件地方法规,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文化繁荣、保障了边疆安宁、提升了生态文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识逐步深入民心。

(作者奇海林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蒙古族 内蒙古 草原 各族人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