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罕见错版砖晋升二级文物
《南京城墙砖文》获华东地区图书评选一等奖,揭秘砖文研究新发现——
近日,第三十一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结果在福州揭晓,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组织编写、南京出版社出版的《铭文天下——南京城墙砖文》从4000余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摘下一等奖。该书共两万余字,收录84幅图片,全面展现了南京城墙砖文的独特魅力。昨天,记者采访了该书副主编、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朱明娥,揭秘城砖铭文研究的新发现。

一块城砖刻了11级造砖责任人
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沧桑,镌刻在明城墙上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城砖铭文,就像一个浩瀚无边的“文化宝库”,记录着这座南京城内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的前尘往事。
经过近年来的收集整理,专家发现,明城墙砖除了一部分在南京本地烧造之外,绝大多数城砖都产自长江中下游的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5省。朱明娥告诉记者,5省之中,最大的城砖产地是江西,共有十几个府、60余个县参与了南京城墙砖的烧造,而且烧造出来的城砖质量优良、铭文清晰。
尽管造砖产量不及江西,但其他省份烧造的城砖也有不少极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珍稀作品”。比如,一块烧造于湖北黄州府蕲州广济县的城砖上,其铭文内容记录的造砖责任人上到府级提调官、司吏,下到窑匠、造砖人夫,由上至下达11级之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录烧造责任人等级最多的一块城砖,也是体现当年南京城砖烧造责任制系统完备成熟的实物见证。值得一提的是,砖文上不同等级的责任人之间常常降低一至两个字,以示等级上的差别。
“亿里挑一”错版砖成二级文物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明城墙修筑时使用了上亿块城砖。在体量如此之巨的城砖宝库中,专家们经过历年的研究整理,发现了不少“亿里挑一”的稀有城砖。
说起错版钱币和错版邮票,很多人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南京明城墙也有“错版城砖”吗?
按照明代的造砖要求,城砖两侧应该分别印上督造官员和造砖工匠的“实名信息”,而这块“错版砖”两侧铭文印的都是造砖工匠的信息,内容都是:“总甲潘民雷关甲首谢清远小甲熊添昇,窑匠易丙一造砖人夫黄子保”。最重要的“官员信息栏”,意外地被“基层员工”取而代之。
朱明娥解释说,明城砖的铭文是用模具印制的,这种两面砖文一致的现象,应该是工匠在制造大量城砖的过程中一时粗心,在模印砖文时拿错了模子。目前,铭文内容重复的“错版砖”仅发现这一块,已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明城砖中有一些砖文上记载城墙烧造年号、年代的纪年砖,目前我市已收集的纪年砖中包括洪武元年、洪武四年、洪武五年、洪武十年等。从城砖总体收集情况来看,纪年砖数量较少,而刻有“洪武元年”字样的纪年砖目前仅发现了一块。
铭文书法独缺“隶书砖”
城砖铭文里不仅记录着600多年前的历史信息,还能欣赏到别致的中国书法。朱明娥介绍,城砖铭文的书体大致可以分为“书斋式”和“民间式”两种。
“书斋式”以文人墨客书写为主,他们追求城砖铭文的美感,字体流畅工整、笔画清晰、棱角分明,且多融入篆刻等艺术。“民间式”铭文的“创作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只求按照规定完成皇差,但笔画依然十分工整,一丝不苟,朴实无华。
朱明娥表示,篆隶楷行草这5种字体,目前在明城墙砖文中仅发现了4种,至今还没有看到隶书体的铭文。
虽然绝大多数城砖铭文都是楷书,但专家们在多年研究期间也发现了一块极为罕见的“篆体砖”。这块砖以篆体阳刻“吉安府泰和县”6字,字体独特,线条圆润。尤其是“和”字的“禾”与“口”位置颠倒,看上去好像是稻穗挂在枝头一样。
编辑:杨岚
关键词:罕见错版砖 二级文物 南京城墙砖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