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张迈曾:党的领导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障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张迈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好“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也在党。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来源于历史选择、人民认同和宪法赋予。
“双一流”大学建设方略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模式的科学论断,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迈向“双一流”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好“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定“四个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领航作用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符合党领导一切的执政规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战略定位规律。“双一流”大学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要跻身世界一流,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
建设“双一流”大学,就是要建设突出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突出中国特色,意味着,“双一流”大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要以“四个服务”为根本目标,有着“扎根中国大地”的“四个自信”;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基本方针,有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勇气担当。跻身世界一流,意味着“双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遥望世界文明、面向人类社会,在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攻关人类社会核心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原创性和关键性贡献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
建设“双一流”大学,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双一流”大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不仅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心环节,而且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双一流”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样才会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进而才会为建设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人才创新机制保障和思想政治保障。
“双一流”大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风向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双一流”大学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风向标。它不仅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承载着党和国家以及中国人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新气象、新作为的美好期待,更满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全面发展目标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的高质量需求。
发挥基层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力量
高校党委要在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担当主体责任和发挥领导核心能力,为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抢占国际学术制高点提供根本保证。
牢牢掌握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领导力。贯彻执行“四个服务”办学方针,全面展现科学决策领导权,统筹规划“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任务清单以及建设资源保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行动自觉,全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建设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全过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工作为核心载体来实现建设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这一总目标。
全面提高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决策力。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要全面加强基层党委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办学治校、一流决策,要统筹规划符合党执政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统筹增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执行力。建立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职责划分、时间进度和问责机制;逐院会诊、一院一策,建立学校党委“顶层”决策与各级学院“基层”落实的对接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拓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模范先锋作用的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
扎根中国西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党的十九大不仅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带一路”建设新思想和新方略,而且将“一带一路”建设纳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就是中国西部的大发展。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是中国未来改革开放新的制高点;陕西作为未来西部发展的领头羊,是牵引整个西部发展的核心阵地。西安交通大学坚守“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在西安交大党委的全面统筹领导下,必将成为助力西部发展的“智力源”和助推西部高校迈向“双一流”的“引领者”。
突出西安交大特色和中国特色,探索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以推进与一流大学合作和建设“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为两翼,探索建立校区、社区、园区“三位一体”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三位一体”式的未来交大和未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创新驱动的新平台和科研教学的新高地,又是社会服务的新纽带和高端人才的蓄水池,更是提升学校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新阵地。
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以已有优势学科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建成一流;以战略必争学科建设为支撑,谋划未来学科合理布局;以项目牵引和团队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合力建设国内拔尖、引领世界的一流学科。
建设思想交大,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坚持“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识育人、感情育人”,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建设师德师风、建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优化考核与绩效评价体系一系列工作实践之中,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跻身于世界一流人才之列。
立足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世界一流团队。积极探索引进、服务、管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新决策和新制度,让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高层次人才群体能够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成长为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创新西安交大党建工作机制,以一流党建引领“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党务和业务齐头并进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理论决策水平、统筹团结汇聚民意能力、有效监督化解矛盾素养;明确学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责任机制,激发学科内涵式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基层党组织政治工作触角与范围,凸显其贯彻落实党政方针的政治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不仅是助力西部发展的“智力源”,为破解西部发展难题、促进西部改革开放大发展以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关键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团队的智力支持,而且是助推西部高校迈向“双一流”的“引领者”,为兄弟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迈向“双一流”借鉴“交大方案”,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提供“交大智慧”。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大学 建设 党的领导 双一流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