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变与不变之间,也说“坏老人”成因
■“好老人”大都拥有一个大写的人生。不变的是,他们永葆青春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他们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上升的通道,在成与败、乐与苦、安与危的考验面前不畏惧、不退缩,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而变化的是,在跌宕起伏中他们不断增长定力,在变革社会中继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噪音扰民,老人公交上摔倒赖上让座小朋友,扶老人反被讹诈……类似事件屡屡在网上曝光,“坏老人”成了社会上高度关注的人群。
关于事情成因,有两种说法,“坏人变老了”是一种,“老人变坏了”是另一种。前一种强调不变,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今日的“坏老人”都是昔日的“造反派”,年轻时就没学过好。后一种强调变,认为“坏老人”年轻时可能也是好人,种种不正常都始自老后。
“坏人变老说”的不足在于一概而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人虽然“文革”期间表现不好,但老后并非统统变坏,而且杰出的企业家不乏其人。“老人变坏说”更难以自圆其说,看看今日社会那么多慈祥、和蔼、可亲的好老人——如袁隆平、褚时健、柳传志、任正非……
窃以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可能是“老人变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一“越老越没出息”的论断很精彩,但不乏以偏概全之嫌,比如,宝玉最尊崇的贾母就没有从宝珠变成鱼眼珠子。
其实,在荣宁二府男女人丁三四百口,贾母年龄最大,也最受人尊敬与爱戴。客观地说,贾母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既来自她的位高权重钱多,也来自她的宅心仁厚。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多有事例表明她是一个开朗幽默、仁善慷慨的“老祖宗”。
池田大作说,“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老来的一切,都是年轻时修来的。年轻时有所作为,老来也往往能够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在应该奋斗的年龄勇攀高峰,可有效避免老后落下一身坏毛病,人见人厌。
留心观察,“好老人”大都拥有一个大写的人生。不变的是,他们永葆青春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他们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上升的通道,在成与败、乐与苦、安与危的考验面前不畏惧、不退缩,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而变化的是,在跌宕起伏中他们不断增长定力,在变革社会中继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比如,共和国元帅朱德就是这样一位可尊可敬的老人。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家门前冷落,年逾70的朱德是敢登门造访的少数人之一,而且每次去,两位老总都会下上几盘象棋。“文革”时期朱德的扁担“变成”林彪的了,朱德说“没关系,他借去了,是要还回来的”。朱德有时去农村,只带两个警卫,都穿便服,到地里,跟农民聊天,聊着聊着,对方忽然说“你怎么长得这么像朱德呀”。晚年朱德能够做到“德高不自显,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私”,尤其是在紧要关头表现出的那份自信、豁达与淡定,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年轻时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并为实现这一理想与信念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与大风大浪的考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坏老人 成因 朱德 间, 年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