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五问耶路撒冷之争:特朗普缘何敢碰中东“火药桶”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张尼)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计划将美驻以使馆搬迁至此。特朗普此举招来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谴责,国际社会也对中东局势表示出担忧。特朗普为何敢碰中东“火药桶”?美国中东政策会否就此改变?神经紧绷的地区局势又将如何演变?

敢动“中东禁忌”,特朗普是何用意?
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之一。
早在1995年10月,美国国会就通过法案,要求政府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将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
但由于这个法案在外交上极为敏感,此后历任总统都不敢轻举妄动,一直暂缓执行法案。
特朗普上任后却突破了这一“红线”,成为首位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美国总统。
这背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其在中东的战略企图成为重要诱因。
“美国国内处在高度分裂的状况下,特朗普急需找到可靠盟友,而国内犹太人的力量非常强大,他们成为特朗普巩固执政权力的重要资源。”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专家所言,据外媒报道,早在当初竞选总统时,获得过犹太财团大力资助的特朗普,就承诺将美国驻以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
今次特朗普发表讲话后,外媒分析称,通过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特朗普履行了竞选时的承诺,以变通方案来满足他的亲以色列选民。
就美国对外政策来看,也有专家认为特朗普此举也意在当前的中东局势中“刷存在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分析,到目前为止,巴以和谈一头雾水、沙特又和俄罗斯暗通款曲、伊朗核协议呈现不了了之的节奏。因此,特朗普急于找到机会、设置议题,利用带有符号意义的决定,为美国创造更大回归空间。

美国的单边承认,意味着什么?
虽然特朗普表示,美国对于耶路撒冷边界问题不持立场,但其实际做法却与国际社会共识背道而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在纽约总部就此向新闻界表示,他反对任何会危及巴以和平前景的单边措施;他强调,耶路撒冷是最终地位问题,必须通过双方直接谈判来解决。
瑞典驻联合国代表团表示,埃及、法国、意大利、塞内加尔、瑞典、英国、玻利维亚等国希望在本周内就此问题召开会议。也有消息称,安理会可能在本月8日就这个问题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唐志超分析称,国际社会普遍形成的共识是,耶路撒冷是巴以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耶路撒冷的归属和地位是未定的,要以未来的巴以谈判来确定。
“特朗普虽然辩解称自己没有选边站队,但是按照国际法的常识,将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实际上就是确认了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单方面占领。”唐志超表示。
他强调,美国此举释放的信息是已经接受以色列的单方面立场,这一做法违反了以往国际社会一贯常识和惯例。

各方反应激烈,阿拉伯国家如何应对?
针对特朗普的决定,连日来,巴勒斯坦、约旦、埃及等中东地区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纷纷表示,美方此举可能引发“危险后果”。
据报道,巴勒斯坦各派系宣布进入为期三天的“愤怒日”,以示抗议。此外,德国、土耳其、伊朗等国也都对美国的举动发出了警告或谴责。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电视讲话中甚至表示,特朗普的举动将使整个穆斯林世界群起反抗,安卡拉也可能会中断和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另据报道,阿盟已决定在本周六(9日)在开罗阿盟总部召开部长级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董漫远认为,美方的做法势必会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谴责。
但他同时强调,目前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以色列没有强硬的反制手段,也没有这样的战略决心和意志与美国、以色列展开对冲,不可能像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那样对美国动用石油武器。

美国中东政策出现“拐点”?
几十年来,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主政,美国都主张耶路撒冷的主权问题必须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此次特朗普表态,是否意味着美国数十年以来的中东政策出现改变?
在专家看来,以往美国中东的政策目标是清楚的,即保证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不至于恶化,过去美国的政策是希望在混乱的中东局势里保持微妙平衡,体现美国的主导力。
“如今,特朗普认为以往这种含糊的做法损害了以色列的安全和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所以抛弃了过去的手段,采取了‘一竿子到底’的做法。”李海东说,显然美国数十年以来的中东政策在特朗普这里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董漫远认为,美国历任总统都是亲以色列的,只是此次特朗普尺度最大,突破了“前任们”的界限。
针对外界关注的美驻以色列使馆的搬迁问题,董漫远分析称,虽然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但是在搬使馆的问题上,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实现。
“在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可以有理由拖延搬迁,但如果连任,在下一个任期内就没有再拖延的理由,等美国真的把使馆搬过去,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危机爆发点。”董漫远说。

挑动敏感神经,巴以和谈前景堪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谈进程已走过了20多年,一波三折,举步维艰。
虽然特朗普在日前的讲话中强调,美国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再支持以巴进行和平谈判,但外界仍认为,特朗普此番举动或将导致和谈进程严重受阻。
董漫远分析称,美国此番举动将产生多重影响。一是可能造成巴以和平进程阶段性终止;二是会刺激中东穆斯林国家民间反美情绪的高涨;三是对地区的和平稳定产生破坏。
“虽然特朗普表示要继续推进‘两国方案’,但其如今的做法显然是负面和消极的。”在董漫远看来,中东穆斯林国家民间反美情绪的高涨,无疑将使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专家认为,长远来看,虽然特朗普表明会继续鼓励和谈,但其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按照有利于以色列的条件出现“一边倒”的结果,而非相互妥协的解决方案。
“特朗普的做法毫无疑问会引起巴勒斯坦和相关力量的抵制,破坏中东地区现状,导致本来就已经脆弱的局势更加恶化。”李海东分析。
也有外界分析认为,美方的决定不仅会让沙特等传统阿拉伯盟友感到酸楚,还可能成为极端分子的宣传素材,使得伊斯兰激进分子有机可乘。未来,美国政府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编辑:曾珂
关键词:耶路撒冷之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