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继创者:接力民营经济的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2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指导,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尤其是家族企业年轻一代健康成长,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家族企业年轻一代“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代表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希望与未来”。
“家族企业中年轻一代的加入,不仅带来新的思维、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更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12月4日,53岁的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三个月前,李惠森的提案《关于对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开展调研的建议》刚获得了十二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也正是在他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主导的《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出炉。
这份报告捕捉到的,是新时代民营经济的新趋势,民企中坚组成部分的家族企业迎来接班潮流,他们的年轻一代已经登上经济大舞台。年轻一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李惠森在感慨,其实也在欣赏,李锦记将近130年的历史,不也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传承下去的吗?
接班潮:不一样的“烟火”
这份《报告》展示了当今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的基本状况,包括已完成交接班或已进入传承过程的,以及未开始接班,尚处于培养期的,还有未进入家族企业工作,自主创业的年轻一代企业家。不仅有全国范围的整体调研成果,也有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7个省市的地区性报告,对家族企业年轻一代有着真实客观并相对全面的描述与呈现。
根据调查数据,第一代企业家年龄超过50岁的比例超过六成。1978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第一代企业家,近40年过去了,当年三四十岁正值壮年的他们陆续步入退休年龄。《报告》根据中国家族企业企业主的年龄,以45岁为标准分为年轻一代企业家和年长一代企业家,按照该标准,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均为1970年以后出生。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对7974位给出年龄的企业主进行了问卷调查,年轻一代企业家3879位,占比48.65%。根据企业主父亲状况,再将企业主分为创业者和继承者。当企业主父亲是企业家、经理人或个体户时,称其为“继承者”,否则视为创业者。
这些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成长、教育与创业环境与年长一代企业家有着显著差异,与年长一代企业家相比,是不一样的“烟火”。
在教育经历方面,报告显示,年轻一代企业家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年长一代企业家。且超过10%的企业主有过海外留学经历,年轻一代企业家比例略高,最为突出的是年轻继承者的海外留学经历,占比达19.24%。
年轻一代企业家中的创业者和继承者间一个明显差异则是继承者中由学生直接成为企业主的比例高达28.15%,而创业者的相应比例仅为8.96%。
在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年轻一代企业家从事制造业的比例更低,从事服务业的比例更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架构的变迁。
此外,本次调查在2016年完成,实际调查私营企业8111户,年轻一代女企业家们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79.1%,女性占比20.3%,其中44人没有填写性别。而年轻一代企业家中女性占比24.97%,年长一代仅为16.18%。
镜像“继创者”
多年来,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林泽炎一直参与家族企业调研,针对年轻一代的特点,他提出,以“继创者”来形象地概括这些年轻一代的主流趋势更为贴切,因为他们的身上其实具备了新时代“双创”潮流的特色。
事实上,报告中也精选了34位年轻一代企业家案例,在这些故事中很容易找到“双创”的基因。他们围绕着企业和文化的传承这条主线,介绍了自己如何选择接班或创业,以及当时的思想变化和心路历程,展示出不仅是财富与资产的传承,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核心价值观的承接,勾勒出一个个年轻一代企业家鲜活的轮廓。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兹分享了书中方太集团的故事。方太集团年轻的董事长茅忠群和父亲茅理翔一起共事,在面对产品转型时,茅理翔根据以往的经营要做微波炉,但是茅忠群提出要做抽油烟机。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中欧商学院的茅忠群拿出科学详实的调研数据,提出市场上同类产品滴油、漏油、不美观、不安全等6大问题,他希望做出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的产品。最终,茅理翔接受了儿子主张。今天,方太集团的抽油烟机已经是行业内的标杆产品。
毛铁,湖南省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湖南金龙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因为父亲重病,毛铁匆忙从加拿大回国,临危受命,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2009年,毛铁在多伦多的大学念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独立创业,创业当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200多万美元。
刚来到家族企业时,毛铁说:“我说的话员工听不懂,员工说的话我听不懂。”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毛铁提出了企业战略转型规划,一是产品与资本市场融合,二是传统制造业与新商业模式融合,三是产业与金融融合。短短几年,毛铁就带领企业成功入围了中国民企500强,顺利完成了家族企业的交接。
家族企业传承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谁来接、愿不愿意接、接不接得住等问题考验着每一个家族企业的大家庭。《报告》所收录的案例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各种接班故事,也形象地展现出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各种矛盾。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私营企业主研究中心秘书长吕鹏看来,家族传承面临六大矛盾:一是家族内部同代人的矛盾,如兄弟姐妹的矛盾;二是父辈与“继创者”的矛盾;三是“继创者”和职业管理层的矛盾;四是家族与其他家族的矛盾,例如与联姻家庭的矛盾;五是家族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矛盾;六是家族与经济社会政治大环境的矛盾。
对此,李惠森是乐观派。他说,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想法,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那就不要把企业传承给他,与其把企业折腾坏了不如顺其自然,交给职业经理人。“CEO、董事长都可以不是家族的人。”他认为,家族成员不做管理层,可能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
须正确引导
企业接班人的培养一直是民营企业家关心的问题。当下,民营企业主的子女不愿意接班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民营企业主已经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聘用职业经理人或是干脆退出行业。而对于已经走在接班路上的“继创者”,传承路上的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不仅要靠父辈的言传身教,还应有政府、社会的正确引导。
早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既要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也要关注他们的困难,引导他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会上再次强调,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
林泽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开展包括“继创者”在内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他建议,要有效引导“继创者”,应该科学理性认识“继创者”,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他们的群体特点和成长规律;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实施分类指导,采用“动态平衡”的思维在发展中及时调整政策,用更加“年轻态”的政策产品和引导平台,加强思想引导、环境营造、政策扶持、组织建设以及政治安排等“4+1”的系统化措施,才能使“继创者”成为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作为、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新四有青年”,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所在企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收录了7省市的调研报告,有些调研报告也提出一些教育培养和引导的建议。
广东的报告建议,建立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交流平台的孵化机制。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年轻一代企业家组织起来,有序成立社会组织,促进政企合作共建。年轻一代企业家对法制建设的诉求明显强于年长一代,看重政策稳定性和公平性,因此建议提供法律和政策的学习、沟通平台以及立法推动平台,让他们参与进来。
山东的报告建议,年轻一代企业家正面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需要有可持续的政策获得感为依托,才能成为支持社会稳健发展的思想基础。国家意志的传递应该与年轻一代企业家个人发展和家族企业转型的诉求相结合。报告由此建议,要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拓展等“年轻态”的方式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提升他们的存在感和“国家集体记忆”。(记者 吴志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年轻一代 企业家 家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