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人工智能进入国考试卷 申论试题最需想象力
人工智能进入国考试卷
申论试题最需想象力 上百万人参加2018年度国考笔试

昨天,2018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举行笔试,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共有165.9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但实际缴费人数129.2万人,每年还有不少考生“弃考”。今年113.4万人参加考试,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40比1。经过网上确认和缴费,在北京地区报名参加中央公务员笔试的共73732人。全市设置16个考区,109个考点,2481个考场。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昨天上午的国考试题涉及不少时事话题,包括军事改革、作战装备、宪法修改等;科技方面的试题占了很大比重,蛟龙潜水、人工智能等都有涉及。下午的申论主题“天马行空”,“想象力”进入申论考察。
不少考场近三分之一座位空置
记者昨天一早来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考点看到,这里没有悬挂任何关于国考的条幅,也没有公考辅导机构散发广告,秩序井然。考生们很随意地分散入场,也有不少考生仍在抓紧最后时刻看着“行测申论重要分析”白皮书,或者检查考试用具和证件是否带齐。
记者简单采访了几位考生,“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移动互联网支付”等素材成了考生们准备的重点,“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最近两年都是热点,我觉得选拔公务员,这些应该都会考到。”一位考生对记者说。
好几年采访“国考”,北京晨报记者也注意到,考生是越来越“轻松”了,不少考生到开考最后一刻才踩着点来到考场。一位考生说,“考公务员对我来说,只是选择之一,再说公务员现在也不好干,我没有抱特别大的希望。”
临近开考时记者也看到,很多教室的座位都没有坐满,有的教室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座位空着,这意味着他们的“主人”很可能弃考了。而那些认真备考的考生,无形之中又少了很多竞争对手。
实际参加考试考生113.4万人
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管理部门统计,2018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共有120多个部门计划招录超2.8万人,今年的招录计划较去年的27061人,增加了1472人。
数据统计,此次国考共有165.9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较上一年的148.63万人增加了17.34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为58比1。虽然此次国考报名人数非常惊人,但真正的竞争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因为历年国考都有不少人报名之后却放弃考试”。根据中公教育的统计,2014年度国考弃考人数超过40万人,2015年度超过50万人,2016年度超过46万人。2017年度“国考”官方数据显示,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13.7万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98.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58%,这也意味着去年有超过50万考生“弃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国考”最终实际缴费人数为129.2万人。113.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8%。
2018年1月中下旬公布笔试成绩
据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提供的时间表,2018年1月中下旬,此次国考的笔试成绩将会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笔试合格分数线和面试人员名单。2018年3月中旬前将开展面试工作。
从之前公布的报名数据来看,岗位竞争比排名前三的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国际合作部联络处主任科员及以下岗位竞争比约为2318:1。位列第二的河北省气象局张家口市宣化区气象局防灾减灾科科员岗位的竞争比约为1753:1。青海省邮政管理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邮政管理局主任科员以下(一)岗位位列第三,竞争比约为1467:1。
国考试题分析
行测考试偏理工科 人工智能入题
昨天上午“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结束,北京晨报记者随机采访的考生普遍反映,行测考试题目材料多、阅读量大,涉及时事热点较少、偏理工类,涉及到较大的时政热点是“军委改革”。另外科技方面的试题今年占了很大比重,蛟龙潜水、人工智能等都有涉及。这让一位考生直言自己备考有些“踏空”,因为他在备考时准备的时事材料都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热门。另一位考生直到出了考场,还在思考其中有一道关于压强方面的题目,“如果有理工科背景考生看到应该很拿手”。
一位连续参加了两次国考的考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整体感觉“行测”考题的难度与此前的类似,“大部分题目比较简单,注重基础考点和查找类题目的考查,很多题目都是最基本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求值,甚至出现大量直接查找最大数、排名等题目,这应该算是个惊喜吧”。但是题目的阅读材料有些增加,今年延续去年,副省级仍考查两篇文章阅读,材料均为科技类文章,包含“基因”、“第六感”等科技素材。但和去年相比,文章篇幅明显长于去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此题型的难度。“时间不够用,数学题几乎没做,地理题有点多”。
对此,华图教育专家表示,篇章阅读最后一次在国考中出现是2003年,而自此以后的13年间一直没有再考过篇章阅读,直至2017年省部级试卷中再次出现。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篇章阅读仍然出现在省部级试卷之中,但是考察的两篇资料均为科技类文章,包含“基因”、“探究第六感”、“老鼠实验”等科技素材,国考的趋势一目了然。
整体而言,今年的篇章阅读难易兼有。其中难点:一是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大量的文字,它对于考生的耐心和稳定心态的考察力度更强;二是科技类文章对于考生而言难度偏大,这就要求考生有丰富的知识面;三是在篇章阅读的题目中出现了“知识和反驳”这种介于言语与逻辑之间的提问方式,属于提问方式的创新。
但篇章阅读之易也有两点:其一,对材料整体内容的把握相对于文段而言更易于理解;其二,今年的篇章阅读偏重于细节题的考察,在两个篇章10道题中,考查了将近5道细节题,细节理解的考察整体难度其实是低于片段阅读的其他题型。
申论主题天马行空 想象力进入考察
昨天下午进行的申论考试,市地级试卷主题为“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有与无”,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响应十九大号召,紧跟城乡发展热点,极具特色。副省级试卷主题为“考察科学、艺术与古文化对想象力的作用”,极具“天马行空”。
中公教育专家表示,想象力看似虚无,实则是接地气的,以想象力把科学、艺术、古文化结合起来,延续了国考一直以来的命题思路,如2017年度对水的智慧的考察,2015年度对科技人性化的考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不拘泥于现在已有的东西,“想象力”进入申论命题范围,符合国家对创新的重视。但是这种想象力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结合现实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凡是大的科学突破,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因此,当前的发展不能忽视想象力的作用。
据考生回忆,题目“考察科学、艺术与古文化对想象力的作用”。从题干中,可以清晰地把握作文的写作角度,也就是“科学、艺术、古文化对想象力产生的重要作用”,所以申发论述的写作只要围绕这方面分析,就不会偏离主题。这也延续了申论一直以来的命题风格,如2016年度“不学礼,无以立”,题干也点名了写作方向。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国考试卷 申论试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