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厕设计应有“老人视角”

2017年12月12日 13:58 | 作者:叶金福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现在宁波很多蹲坑的公厕没有扶手,老年人如厕特别不方便。”昨天,家住鄞州区的武易生老人向本报反映他的苦恼,出门遇到公厕的蹲坑,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两手没处扶也没地方拉。他希望宁波的公厕能多一些为老年人群体着想的细节。(12月2日《宁波晚报》)

眼下,各地城市公厕随处可见。这些公厕不但设施齐全,卫生干净,而且还配有手纸,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公厕在蹲位的设计上往往缺少“老人视角”,有的蹲位的隔板上没有安装扶手,有的整个公厕里全是“清一色”的蹲坑,没有坐便器,不少老年人如厕时往往遭遇蹲下难、起身难的“两难境地”。

前不久,笔者所在小区的一位八旬老人在街上散步时,遇上内急,便进入一家公厕如厕。不想公厕的蹲位上既没有隔板,又没有任何的扶手,老人不得不咬着牙慢慢地蹲下去,等上完了厕所准备起身时,双脚发麻,却怎么也站不起来,整个人一下摔倒在了厕所的地面上,胳膊和腿都磕破了。

因此,笔者以为,公厕设计应有“老人视角”,既要考虑公厕的美观、环境良好等,还要在完善公共设施方面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不妨增设几个老年人的专用位,比如设一两个坐便器,或在蹲位的隔板上安装几个扶手等等,投入可能会有所增加,却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不仅仅要从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出台等大处着眼,还应从完善为老设施、方便老人日常生活等小处着手。公厕设计看似小事一桩,但如果能想老人所想,多一些“老人视角”,那么,老人如厕就不会遭遇蹲下难、起身难的“两难”境地了。

(作者系浙江省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通讯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公厕 设计 老人视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