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网红气球”爆炸致多人被灼伤 能瞬间烫穿帽子
家长要当心!这款“网红气球”会爆炸,瞬间烫穿毛线帽
眼下,街头正热卖一款“网红气球”,名为波波球,深受儿童和情侣的追捧。而就在最近,这种“网红气球”发生了爆炸:
一名男子抽烟时,不小心把火星溅到了气球上,6个气球全部爆炸,4人被不同程度灼伤,最严重的达到二度烧伤。

气球爆炸 4人被烧伤
发光气球的构造非常简单,零部件包括一个透明气球、一串五彩的LED灯带和两节电池。虽然“外表靓丽”,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日前,南京就有4人被网红气球炸伤,其中2人烧伤较重。26岁的赵先生(化姓)回想起那一幕,仍心有余悸。
他说,当晚一行四人吃完饭后,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在卖这种气球,觉得挺好的,就买了5、6个。随后四人拿着气球上了出租车,当时一个兄弟点了支香烟,碰到了气球,气球突然爆炸。
据医生介绍,这几人送来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烧烫伤,2人轻伤,2人伤势较重。赵先生是其中伤势最重的,初步诊断,他的面部和四肢都达到2度烧伤,具体的伤情还要进一步诊断;同行还有一名女子面部有灼伤。
网络热销 填充气体不明
记者在一些网上购物平台搜索发现,这种发光气球也叫“波波球”,在网上销售也很火爆,很多店铺都已售出上万件。价格非常便宜,普通款包括波波球、LED灯带、3节电池在内,价格5-8元。
至于气球中充的是什么气体,商贩们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氢气,有的说是氦气。也有多家店铺直接标明:不使用氦气,使用空气,很安全。
经查,一罐13升的氦气要72元,可以充15-17个气球,平均每个气球大约要花费5元。而如果用氢气灌装,平均每个气球的成本只要几毛。
医生介绍,过去曾经发生过氢气球燃烧爆炸的群体性事故,但是现在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来说,气球都是充的氦气。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比较安全,但不排除有商贩为了节约成本用氢气代替氦气。
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而且氢气球和氦气球从外观上很难判断。从伤者描述这个气球爆炸的威力来看,他们购买的这个气球很可能是用氢气冒充氦气的。
曾被欧盟发出消费警示
早在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就对中国产未知品牌的带LED灯的气球玩具发出过消费者警告。

发出如此警示的原因,欧盟表述为:
“产品存在化学、窒息和受伤风险,因为气球容易爆裂,释放出包括纽扣电池、LED灯、锋利钉子在内的小部件,且可能会被小孩吞咽,并对包括食道和胃部在内的器官造成伤害或窒息;产品不符合要求玩具安全指令和相关的欧洲标准EN 62115。”
实测“网红气球”的威力
那么,这款“网红气球”到底有多危险?记者来到丰台区公安消防支队北大地中队进行了实验。
实验1遇明火烧焦 发出刺鼻气味
首先,消防人员模拟当波波球遇到明火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记者看到,气球在接触到打火机明火的一瞬间被引燃,被烧焦的滴落物滴在桌子上持续燃烧起火,并变成黑色胶状物,伴随有明显的刺鼻气味。
“这种物质燃烧会产生有毒性气体,对人的呼吸道有灼伤等伤害,一旦滴落物直接接触到皮肤,会对皮肤造成灼伤。”丰台区玉泉营消防中队中队长房晨称。
实验2滴落物烫穿帽子
记者将准备好的冬季儿童帽放在气球下方,模拟气球遇火引燃时,熔化物不小心滴在衣物上的情况。
记者看到,滴落物滴到毛线帽子上,表面迅速出现灼烧、烫穿的现象,帽子表面的纤维已经被烧黑,反过来看帽子里面已经被黑色胶状物烫穿。
房晨称,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会对头部表面皮肤造成严重灼伤。
消防部门提醒:
△购买此类气球时,一定注意不要选择里面含氢气、氦气以及其他可燃气体的;
△其次要仔细检查气球表面和连接点有无裂缝情况,必须选择正规厂家购买;
△玩气球时,尽量远离火源和尖锐物品,以防出现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
编辑:秦云
关键词:网红气球 “网红气球”爆炸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