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侨”这新时代:民族复兴,我辈有责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新的高度在砥砺奋进中积累、质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侨’这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一篇篇优秀征文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眼中、心中的新时代。
——编者按
民族复兴,我辈有责
屠海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海外侨胞和归国侨眷的希望、关爱和鞭策,更说出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共同心声。
个人的荣辱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国家强、民族兴,则海外华人受尊重、有地位;国力弱、民族衰,则海外华人受屈辱、受歧视。历史事实反复印证了这个规律。今天,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盛、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海外华人深切感受到:强大的国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坚强后盾!深刻认识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海外侨胞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民族复兴,海外侨胞的百年梦想
中国人移居海外虽然从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之后已经开始,但大规模移居海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约1000万中国人移居海外,华人离乡背井,多随海水漂流,到海外谋求生计,艰难营生,还有许多人是被殖民者掠卖的华工,受尽摧残折磨。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受屈辱”。
第二阶段是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打开国门之后,大批中国人到欧美国家和澳洲留学、经商、定居,加入所在国国籍。由于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上的差距、文化上的不同、社会制度的迥异,致使华人难以跻身当地的主流社会,华人的权益难以完全保障,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受歧视”。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影响力的扩大,海外侨胞在欧美国家的地位才开始逐渐提高。
不离开家,不知道家的温暖。不经历磨难,感受不到个体与整体的密切联系。没有谁比漂泊海外的游子更能体会到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之于自己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一定要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是海外侨胞的百年梦想。
百余年前,当积贫积弱的中国饱受列强欺凌,海外侨胞希望中国砸碎封建枷锁,走向民主共和,资助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八十年前,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华夏神州,海外侨胞捐资捐物,打破重重封锁,为国内运送物资,更有无数义勇之士回国抗日,血洒疆场。四十年前,当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许多海外侨胞满怀热忱,投资内地,形成了一股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不能沉沦、不能落伍,中华民族一定要重振雄风、再铸辉煌。“洋装虽然是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歌星张明敏演唱的这首《中国心》风靡内地、港澳和海外华人圈,因为它真切地表达了几代海外侨胞的夙愿,引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共鸣。民族复兴是海外侨胞的百年梦想!
民族复兴,海外侨胞的历史责任
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这68字的表述中,规划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奋斗目标。笔者理解,近期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责任主体是内地各族人民;中期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责任主体是内地各族人民和港澳同胞;远期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主体是包括内地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致力于民族复兴,是海外侨胞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源于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回顾历史,许多华人移居海外,当初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人在海外,心系家园。在外漂泊几十载,故园之恋未减弱;艰苦创业几代人,血脉亲情割不断。中国人爱国爱家的基因,深植于心,不曾抹去。
责任,源于“家国一体”的文化理念。海外华侨深谙国与家的关系、“大我”与“小我”的关联。“家和万事兴”、“国强民安宁”,这些理念深深地烙印在头脑中。在华人聚居的地方,既有有形的家园,比如唐人街,比如华人的祠堂、学校等;也有无形的家园,比如口口相传的家族创业史,比如做人、做事、持家的箴言。这些都是华人与其他族群的不同之处。
责任,源于“共担共享”的时代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这虽然是对港澳同胞的希望,对海外侨胞同样适用。民族复兴带来的巨大“红利”,海外侨胞将会分享;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海外侨胞理应担当。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海外侨胞不能缺席!
民族复兴,海外侨胞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近14亿中国人共同努力,也需要和谐、稳定、友好的外部环境。几千万海外侨胞,遍布世界五大洲、百余个国家,在各个领域都不乏佼佼者;在一些国家、一些领域甚至举足轻重,这是一支非常可贵的重要力量。在民族复兴大业中,海外侨胞完全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海外侨胞至少可以发挥好四个作用:
当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它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性。“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协和万邦”,“和”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异乎寻常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这是中华文明不断流的“密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际和平,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今天,有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心存疑虑,担心中国崛起会抢夺他们的“奶酪”。海外侨胞应该准确把握“和”文化的精髓,广泛传播中国的“和”文化。
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西方预言家“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威胁论”的轮番轰炸中,中国经济一路攀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故事”持续演绎精彩。“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十九大后的首个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共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全世界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600多人齐聚北京,探寻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密码”。其实,这个“密码”就是我们选择了适合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海外侨胞应该准确认识中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讲好“中国故事”。
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者。作为一个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中国方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十九大报告还有诸多金句。比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国主张”。海外侨胞应该认真领会“中国主张”的深刻内涵,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者。
当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联络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如果说以往中国开放的重点是“引进来”,那么,现在步入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并重的新开放时代。海外侨胞熟悉住在国风土人情、经济运作体系、国际贸易规则等,完全可以发挥好联络的作用,为中国“走出去”助一臂之力。
民族复兴,我辈有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海外侨胞永远在路上!
【作者屠海鸣,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海外侨胞 民族 中国 复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