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故宫跑”渐成常态 2017你为文化排了多久的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宋宇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答案或许应该是“排队”。这一年,不少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从北京、上海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故宫的《千里江山图》特展,从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演出到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类似“故宫跑”这样的“排队”,愈发成为一种常态。

排队渐成常态:有人排队超4小时,有人凌晨就来
今年3月,《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品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而出。展览开展后便迎来了汹涌不断的人流。中方策展人闫志曾透露,从安检排队到进入展厅,高峰期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6月至10月间,该展转移至上海博物馆,同样火爆。有报道称,“十一”假日期间,最长排队等候时间已超过四个小时。

4月,刚刚修缮完工的上海百乐门免费开放。这幢始建于1932年的建筑当年就曾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4月22日免费开放当天,排队的上海市民几乎将百乐门围了个圈。
到了6月,北京人艺的《茶馆》开票当日也引发排队购票潮。报道称,有观众凌晨3点多就排队买票,“6个小时12场演出门票就全部售罄”。而680元的最高票价到后来“一度被炒到了3000元”。
7月的暑期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但敦煌莫高窟却迎来了排队看展的人流。当时就有游客对媒体表示,排队基本“要用上40分钟”。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萍对媒体坦言,莫高窟7、8、9月向来是游客高峰,一般接待量占全年70%以上。但从今年开始,提前一个月网上销售的6000张票开票后迅速售罄。
9、 10月间,《千里江山图》全卷展出成了故宫最热闹的事。有媒体称,9月15日,《千里江山图》特展开幕当日一开门,前来参观的观众纷纷以“冲刺跑”的形式入场。
到了冬季,大家的热情仍然不减。11月,由林兆华导演,刘恒编剧,何冰、宋丹丹、徐帆、濮存昕、杨立新等主演的《窝头会馆》在北京上演。开票不到6个小时,所有场次门票即告售罄。有关注该剧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连人艺的舞美老师都拿着小马扎凌晨排队去了”。

同月,汇聚了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鸿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重要画家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参观者排队长度一度达几百米。有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几乎从开展那天就存在。记者获悉,这场为期9天的展览“接待观众13万人”。

他们为什么去排队?“好奇”“膜拜”“机会难得”
曾两次为了《千里江山图》去故宫看展的郭旗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去看这幅画纯粹是出于“好奇”。“当时大家都在说这幅画的‘传奇’故事——王希孟年仅18岁便在宋徽宗的指导下完成这幅画,完成后不久便英年早逝。说实话,我不是书画爱好者,当时真是被这个‘传奇’先吸引的。故宫的朋友告诉我,这画不轻易拿出来见人,能看就去看看。这就又加重了我的好奇心。”
“但真看到的时候完全被震惊了。”于是郭旗又去看了第二次。“第二次看就是带着‘我没看够,再看一遍!’的心态去膜拜的。”

她回忆,这次排队大概排了有2个多小时。“总之是10点多进去的快下午1点看到的,饿得要命!但是好在第一次看了其他展区的画,所以我去了就直奔中厅的《千里江山图》,看画的时间基本在7分钟左右。”
虽然从9月24日开始,故宫对陈列《千里江山图》的午门正殿展厅实行发号分时参观措施,减少了观展者等待的时间,但进入《千里江山图》展厅后仍免不了排队。网上的一篇“《千里江山图》观展攻略”中这样写到,“每个人看《千里江山图》的速度都特!别!慢!……队伍行进速度是真正的龟速”。落在这批观众队尾的攻略作者表示,自己在展厅中就“悲剧地排了一个半钟头”。后来有媒体统计,该展览日均接待1.5万—2万名观众。
现在回忆起到故宫排队,郭旗觉得“太值得了”。“我真想每天都去排。一开始没到那张画前,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观众一个个屏息凝神,真的是趴在玻璃上一点点的看。急得我直跳脚!结果我到画跟前的时候,我感觉我比他们还慢!画面的栩栩如生,笔法的精细入微,真是想一点一点的看,又想看又怕被工作人员催,特别紧张。”

另一位曾排队买《窝头会馆》票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冲着这部话剧的明星阵容去排队的。虽然最终并未成功买到话剧票,还有点“小失望”,但他直言,如果这样的剧再上演,自己还是会去排队。
曾在11月在中国美术馆门前排队看展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大概排队40多分钟才进入展厅。被问及为什么会排队观展,她坦言,这次展览中的很多名家作品都很少见,甚至有的作品是首次展出,“机会难得,下次能看到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排队正是“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的反映”
不过这样的场景即便是在几年前还颇为罕见。以北京故宫的《千里江山图》特展为例。不少报道指,1949年以后《千里江山图》仅公开展出过五次。“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千里江山图》曾公开展出过两次。2009年,曾有过一次短暂露面,但仅展示了局部。一直到2013年,故宫才再一次全卷展出。”
但此前观众对这幅画的热情并未引起如此“壮观的”排队现象。曾有人向媒体回忆,2009年和2013年,《千里江山图》先后两次在武英殿展出。“除了不知情‘闯入’的游客走马观花、喧哗而过,特意来观展的人依然不多。”一位曾在故宫实习过的朋友也告诉记者,自己甚至对那几年故宫的展览都“没啥记忆了”。
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两年前。当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清明上河图》等藏品在“石渠宝笈特展”展出,“故宫跑”在那时应运而生。到了今年,排队在文化领域已渐成常态。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特展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王中旭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对《千里江山图》的火爆人气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观众排队正是“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的反映”。

文化机构在努力:“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一方面是大众的文化需求正在爆发,另一方面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却显得匮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撰文指出,这类文化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展览“让文物活起来”,证明了广大民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能引发如上述观展热潮的还是少数,一些博物馆门庭冷落、人气不佳。优质博物馆和高质量展览集中于某些城市,文化供给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极大不平衡。”

同时也有戏剧工作者撰文写道,真希望某一天《窝头会馆》这种好戏能应观众要求演它几个月,或者市面上能多几部旗鼓相当的好戏可选,或者不拿明星打招牌的戏也能让观众憋着劲儿抢票,那才有点儿意思。“到那个时候,好戏看不过来,怎么买票更公平根本不值得讨论,讨论的是哪个戏先看哪个戏后看,那该多好。”
不过,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化机构正在不断努力。面对观众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尽可能地扩大开放”,“尽可能办更多、更好的展览”。即便如此,他仍然认为,故宫文化资源的呈现、文化能量的释放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藏品展览目前只增长了一倍,从过去的七八千件到一万七八千件这样的水平,只展出1%左右”。“这些努力还要持续,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说。(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故宫 千里江山图 故宫跑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