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历史上,哪个省份容易出状元?
历史上,哪个省份容易出状元?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为历代王朝国家的运转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你是否知道,在持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选拔中,哪个省份容易出状元?
答案是:江西。
自古以来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江西读书风气极盛,科举考试选拔出了欧阳修、文天祥等一大批江南才俊。
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就达到56人(其中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万余人。整个明代产生了90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就有19名。
此外,江西省吉水县还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人文盛况。

那么,江西都有哪些有名的状元呢?一起来看一下:
1. 最早的状元——卢肇
据媒体公开报道,江西史学界一贯认为,该省最早的状元是晚唐时期直属宜春郡的卢肇。
位于江西省分宜县杨桥镇偏东北面10余里的观光村,就是卢肇的出生地。村首一座古桥,长满了老藤,桥身上刻有状元桥三字,当地乡志记载,当年状元卢肇曾经过此桥。
卢肇中状元的过程是一幅世态冷暖图。
会昌二年(公元846年),卢肇与另一位富家子弟出身的举人黄颇一同进京应试,然而袁州刺史在长亭设宴单为黄颇一人饯行,对家境贫寒的卢肇视而不见。卢肇虽很生气,但也只好绕亭前行十多里等待黄颇。
等卢肇高中后,刺史一改昔日之嘴脸,前往十里长亭恭候迎接,在秀江河畔大摆接风宴。卢肇禁不住触景生情,赋诗道:“向道是龙君不信,国人夺得锦标归。”刺史大人当场听后羞愧自责。

2. 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
江西最年轻的状元是汪应辰,才17岁就夺得状元。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汪应辰被钦点为状元,完成连中三元。那一年,他才17岁,这不仅在江西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堪称最年轻的状元郎,但他的诗词却异常老练,宋高宗见他的对词,以为是老成之士,直至见面才知是少年,随即赐以御诗,并更名为应辰。
春风得意也是情理之中,汪应辰彼时可谓满腔抱负。中状元后,初任镇东军签判,20岁时召为秘书省正字。第二年,秦桧重登相位,并主张与金和议。血气方刚的汪应辰上书主张抗金,力言因循无备、上下相蒙、不明敌势的危险性,就此与秦桧结怨,于是被贬。

3. 最不幸的状元——马适
马适为江西湖口人。据传,马适老家当地曾有讖语:“沙州圆,出状元”。等到沙州圆的时候,也就是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马适也恰巧得中状元。
马适少年时候,聪明好学,孝敬父母。中状元以后,朝廷还未来得及给他授官,他就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匆匆赶回来家处理丧事。母亲入殓后,马适因悲痛过度,不治而亡。因为他的不幸,这位状元在历史上未能有太多的作为,所以有关的史料寥寥无几。
4. 最幸运的状元——彭时
彭时为江西安福县人,历史上他是位为官正派、秉公办事、敢于直言的首辅高官,而他的经历却不得不说是状元当中十分幸运的。
彭时高中状元已是天下读书人当中属好运的了,然而更好的运气一直在笼罩着他。明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事变,明英宗当了俘虏,随同出征的大多数将士不是战死,就是自杀殉国。当时朝廷面临着官员严重短缺的大难题,于是打破常规,召33岁官职仅为七品修撰的彭时入阁,担任兵部尚书。
中状元第二年就入阁参预大政,前所未有,然而更幸运的还在后面。
彭时在朝中没有经验,兵部尚书很快就被免去,降为五品编修。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发生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成功,原先的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边疆,而彭时遭受过前朝的免职降级处分,这样的人加以重用,必然心存感激。于是当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第二天就入阁办事,同时兼翰林院学士。彭时再次因祸得福,一步登天。

5. “状元中的状元”——文天祥
历代状元不计其数,但是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却最为后世崇敬,被称为“状元中的状元”。
那一年,吉州庐陵郡淳化乡富田魁巷村的文天祥,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京城临安参加会试,对策集英殿。期间,宋理宗赵昀以“天道人极”问,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很多议论大胆独特,理宗亲定为第一。
文天祥虽然是年少得志,然而却赶上了一个政治腐败、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的南宋末期。公元1278年12月,赵宋王朝终究抵挡不住蒙元铁骑,兵败如山倒,君臣一路南奔,身为丞相的文天祥终究势单力薄没能力挽狂澜,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底,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次年10月押解大都。
元统治者对文天祥是“既壮其节,又惜其才”,他们同样希望能够利用文天祥的声望收复民心,稳定天下。因此,在文天祥大都为囚整整3年里,元朝君臣用尽一切办法对文天祥进行劝降,只是文天祥“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
此时,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一束天光照亮了数百年前的大都一隅。“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后人评价,如此贴切。

为什么江西历史上出这么多状元?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与封建政治融为一炉,对江西士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至清代,其间曾产生出700余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其中江西省占有十分之一。
有专家曾对江西中举的学子作过观察,发现有一种“结聚现象”。例如,宋代以抚州、吉州两地较多。明代吉安府共出了10位宰相、22位尚书、19名状元、11名榜眼、10名探花、8名会元、39名解元,自明初嘉靖年间,中举者280余人,中进士者900余人。明人吴云称吉安“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士夫秀特,文章盛于江右”。此种被称之为地区性结聚。
而另一种就是家族结聚。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如临川三王,南丰三曾、临江三孔、临江三刘、鄱阳三洪,这种人才的结聚原因,就是出于家学。
其实早在北宋时期,江西文化的繁盛,就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曾发出“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的感叹。

为什么江西历史上有这么多状元呢?
有江西文化研究者认为,从江西宋代教育的兴盛开始,官府创办的“州县之学”,为培养人才开辟了道路。正是江西浓厚的兴学之风,使得一些地域和一些家族,对教育十分看重,这才为日后创造科举奇迹奠定了基础。
也有学者认为,江西有一个相对平稳安定的环境,偏于江南的江西,却很少受到战火的侵袭,这不管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人文的兴盛,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北民南移,将北方先进文化带入南方。中原丧乱以来,北民第二次大规模南迁,直接推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一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江西作家进入统治集团,而且是台辅重臣。北宋初期和中叶,江西就曾先后出现了三大宰辅:晏殊、欧阳修和王安石。他们身居高位,不仅为宋代文坛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直接带动了江西文学的发展。这种政治上的优势,无疑为江西作家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机遇。
如果时光倒退,当年那些大魁天下的举子们,在经历了“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的巨变之后,各自都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是青云直上还是不堪权党相争跌落尘埃?
正如一位史学家曾经指出的那样:“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而科举制度中的骄子——状元,又是一个酸甜苦辣的集合体,他同社会构成五光十色的连环关系,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就得了解状元。”(吴鹏泉 王剑)
编辑:曾珂
关键词:哪个省份容易出状元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