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默的命运 欧洲的焦虑
本周,一个撕裂的欧洲正焦虑地等待德国最新一轮组阁谈判的结果。此轮谈判成功与否不仅将直接决定默克尔能否顺利开启第四个任期,也将对一个渴望稳定的欧洲带来影响。
当今,默克尔是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西欧政府首脑。德国人亲切地称她为“默妈”。在她的三个任期内,德国经济保持了欧洲总量最大、增长最快、开放度最高的地位。在她的强硬政策支撑下,欧债危机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也使默克尔和德国成为欧洲不可或缺的领导角色。
然而,在2017年9月下旬第四次当选德国总理之后,默克尔却迎来了执政12年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难民问题是直接的导火索。还记得默克尔与难民在难民营外自拍吗?那是2015年,默克尔选择对北非、中东的难民敞开大门。这成为一个转折点。短短一年多,超过100万难民汹涌而至。在国际社会占据了“道德高地”的德国却不得不面临国内民意沸腾。已经有调查数据出炉,显示在大批难民抵达的地方,当地暴力犯罪有所增加。这一数字的变化当然与难民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等密切相关,但是这样的解释并未减轻当地民众的切身痛感。这在很大程度使得部分德国人在承认默克尔是一位好总理的同时,开始怀疑她是否能够做得更好?
事出皆有因。在难民问题爆发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矛盾。在去年9月德国大选中,反对移民的极右的德国选择党赢得了90多个议席。默克尔的保守派联盟失去了多数,中左翼的社民党则创造了战后最差的选举结果。
这不是偶然。同一时期,荷兰和奥地利两国的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意大利的五星运动党等纷纷在地方选举或国家层面的大选中逆袭,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脱欧”一道,在跨大西洋两岸泛起极端民粹主义思潮。
在一只只“黑天鹅”扑棱着翅膀腾空而起时,拥有不变造型、已经执政12年的默克尔成了一种象征,被视为“西方价值观的最后旗手”。法国媒体都忍不住呐喊,默克尔的命运与欧洲的普遍利益紧密相连。德国人能对默克尔的命运无动于衷,其他欧洲人可不能。
毫无疑问,德国正在经历自1949年成立联邦共和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对于德国,欧洲的态度一向很有意思。如果德国稳定繁荣,人们会担心它过于强势;如果德国在内政层面表现出脆弱,人们就担心它过于软弱。
本周,与德国的混乱相对的,是法国的意气风发。年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外交姿态”,开展了“战马外交”,更在言语之间透露出胸怀欧洲的雄心壮志。在谈判桌上争分夺秒的德国或许也会因此增加几分紧迫感吧。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欧洲 德国 克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