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云南:建管并重加快“直过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为更好推动“直过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2017年以来,云南省政协组织了多次调研、视察,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与民革云南省委联合召开民主监督协商会,专题协商我省“直过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意见建议。
加强监管督查确保建设按期完成
“直过民族”地区和沿边地区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是国家给予云南的特殊支持政策,目前,《云南省“直过民族”地区、沿边地区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划》已经开始实施,要求用4年时间,至2020年完成2.5万公里自然村硬化路建设任务。
云南省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和沿边地区共涉及楚雄、红河、德宏、临沧等14个州市的64个县(市、区),346个乡镇1487个建制村15854个自然村,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3904个。全省“直过民族”地区、沿边地区公路等级以四级和等外公路为主,高等级公路比例仅为6.3%,路面铺装水平较低、未铺装路面公路占54.1%。13904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仅为15.4%。
委员们在实地调研时发现,部分地区存在“高速路高位推动,低速路低位推动”的现象,部分基层交通部门资金补助少,工程浩大、人员少、压力大,等待观望思想突出,畏难情绪多。对此,与会人员建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同州市县层层签订责任目标,层层压实工作任务和时限,强化监管、严格督查,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确保“直过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创新发展理念统筹整合各方资源
2017年,交通运输部下达我省“直过民族”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合计4800公里,车购税补助资金12亿元。2017年安排省级配套资金6.17亿元。
云南省“直过民族”地区山高谷深、居住分散,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交通建设单位投入成本高。新建农村四级硬化路平均每公里投资约70至80万元,怒江等部分地区最高每公里投入达150多万元。“直过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贫困县,财政自给率较低。按照规划要求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每公里共35万元,其余部分需州(市)、县(区)级补足,但我省大部分涉及到的县很难达到资金配套要求。
针对此情况,一些委员呼吁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结合建制村、撤并建制村通畅工程、路网改造工程建设,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合力推进自然村硬化路建设。注重与县乡道路资源的衔接,整合交通、供销、商贸、电商、邮政快递等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加快推动“直过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此外,政协委员和专家还对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存在“达到标准难”、投工投劳难、道路管理养护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建议,农村公路建设要建管并重,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沟通内外物流、利于易地扶贫这几个核心内容,真正把“直过民族”地区农村公路打造成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特色致富路,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左超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地区 直过民族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