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纪念潘天寿、李桦、李可染、叶浅予、张仃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京召开
为了纪念美术家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李桦、李可染、叶浅予诞辰110周年,张仃诞辰100周年,追忆和缅怀五位先生为开拓和建设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学习和弘扬他们在革命艺术生涯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求真精神和崇高品德,1月15日,“纪念潘天寿、李桦、李可染、叶浅予、张仃百年诞辰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座谈会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刘尚军,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李翔、吴长江、吴为山、范迪安,中国美协顾问常沙娜、杨力舟,潘天寿之子、中国美协顾问潘公凯,中国美协艺委会代表薛永年、王迎春、刘曦林、沈尧伊、杜大恺、徐鹏飞、高荣生、刘健、郑工、王华祥、殷会利、李剑平,中国美协研究会代表蒋采萍、李宝林、陈雅丹,专家代表杨澧、龚建新、张立辰、楼家本、姜宝林、赵力忠,各省美协代表李宝堂、杨国新、王学辉、罗江、祁海峰、郐振明、董从民,协办单位代表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新华、北京鲁迅博物馆文保部副主任夏晓静,叶浅予纪念馆馆长舒玉春,家属代表李桦先生家属王尽晖,李可染先生家属代表胡志国,叶浅予先生家属叶明明、金正平、金朔,张仃先生家属张郎郎、张大伟、周小春、刘延沛等出席座谈会。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讲话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讲话
左中一在讲话中指出,潘天寿、李桦、叶浅予、李可染、张仃五位美术界前辈,是中国文艺界老一辈杰出代表,是德高望重的美术大家,他们毕生倾情于中国美术事业,参与和见证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在多个领域为中国美术作出开拓性、独特贡献。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精神传统和文化财富,他们所开拓的事业,奠定的领域也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徐里认为,应该把学习十九大报告与纪念五位老先生的事迹结合起来,把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与学习五位先生的精神联系起来。徐里说:“在我看来,这五位先生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代表和典范,是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人生楷模,更是今天应该推崇的光辉榜样。”
王明明在发言中指出:“今天我们纪念这五位20世纪的艺术大家,非常有意义,为什么很多大家出在20世纪?我想这里面有很多规律,每位大家有他自己的特点,他们在20世纪东西方最重要的碰撞中解决了“体用”问题,什么是体?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精神就是“体”,西方的东西应该怎么用?在这个问题上,这五位老先生用不同的方式来体现出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我觉得这个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应该慢慢梳理、认真总结。”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感人,五位先生的家属代表潘天寿、王尽晖、胡志国、金正平、张郎郎也分别答谢,并从他们所感受到的家风家训、为人品格、从艺精神等方面讲述所继承的宝贵精神遗产。本次纪念座谈与会者一致认为,五位先生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代表和典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人生楷模,更是今天应该推崇的光辉榜样。并深感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我们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右二)发言

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右二)发言。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 美协 纪念 潘天寿 李桦 李可染 叶浅予 张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