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航天科工:军民融合结硕果
中国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2018年春节期间将点火验证关键技术,2018年二季度将进行全尺寸验证试验。这款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超过4米,大幅刷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的世界纪录。此前的纪录由美国保持,直径为3.7米。资料照片
创造我国商业发射最快纪录的快舟火箭,服务于82万企业用户的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INDICS,涉及上万台计算机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系统,防伪税控“利剑”、海鹰无人机、灭火“导弹”、给地下管线做“CT扫描”的探地雷达……这些高精尖产品背后,都有着同一张闪亮名片:中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外界看来,航天科工好像戴着神秘的面纱。但其实除了能够研发和生产众多国之重器,航天科工的军民融合技术和产品也早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航天科工加快了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转型升级,不但为我国国防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还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主动承担起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突击队重任,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逐渐清晰,并在不断前行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航天科工军民融合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5%,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12年集团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规模。
军民融合为民生保驾
数年前,即将建成的央视新址曾因烟花爆竹而引发特大火灾。消防部门动用了98米高、彼时全国最高的高举消防车参与救援。但喷水始终无法企及150多米高的大楼顶部,救援条件严重受限。最终,在27个中队、85辆消防车的努力下,大火才被扑灭,但火灾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从那时起,航天科工就着手研发一种专门解决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的装备。而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竟是航天科工最为擅长的导弹技术。
2014年底,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研制的“高层楼宇灭火系统”获得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技术鉴定证书,取得了“投弹式高层建筑干粉消防车”的产品资质。2017年1月,高层楼宇灭火系统正式交付北京市消防局呼家楼中队,开始在高楼林立的CBD执勤。
高层楼宇灭火系统也被形象地称为“灭火导弹”,这款由导弹技术发展而来的产品,专门为应对高层建筑火灾而生。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军民融合总体室副主任申研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灭火导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发射系统,装有24发灭火弹;二是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辆副驾驶位置的计算机,接收火源探测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操作人员通过手柄瞄准火源,接到指令后按下发射按钮;三是结构系统,即车辆主体部分。该系统的展开时间为3分钟,从接到指令开到现场,路上就可加电、自检,瞄准、发射只需数秒;典型高度范围为100米至300米,炮弹内填装有高效灭火剂,可在几百米外远距离发射,消防车不需要开到火场,而是在数百米外瞄准、发射,减轻了火场周围的交通压力。
申研介绍,将载有高效灭火剂的灭火弹快速、精确地投送至火灾区域,特别适合在城市环境下使用。灭火弹发射后,既要能穿透玻璃进入室内,又不会破坏建筑结构。“灭火导弹”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进入室内后,灭火弹并不会爆炸,而是把灭火剂喷射出来,弹壳是完整的,不会有碎片伤人。
像“灭火导弹”这样的军民融合产品,近年来航天科工还开发出了不少:同样运用导弹技术的“天网一号”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与拦截系统,成功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等重大节庆赛事活动,同时实现了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纵深拓展;全国首个城市地下管线综合项目在德州市正式落地,实现了以探地雷达技术对地下管线的“无损检测”;海鹰无人机可以24小时全天候实施监控,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已成功应用于国土测绘、警用巡逻、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众多行业领域。
持续发力“互联网+智能制造”
在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同时,航天科工还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以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新路。
在中原腹地的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695厂,工作了十几年的工人冯攀飞没有想到,自己朝夕为伍的机器有朝一日可以“听得到”、“能说话”、“有想法”。
走进这家传统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台不足一米高的智能AGV小车在数控机床之间有序穿梭,制造设备运作有序,上料、生产、检测、数据回传,一气呵成,而周围几乎看不到工人。
但智能化改造企业给这里带来生产效率的跃升。以弯管这道工序为例,过去冯攀飞要比对着图纸反复测量角度、距离,纯凭自己感觉控制力度,和同事一整天连轴转,最多也只能完成十几根金属管路。而现在,工艺图纸升级为三维设计布局,机器手“听到”MES系统下达的指令便依照设定程序完成生产动作,并将成品送至检测台。现在作业的员工只需拿着激光测量设备扫一扫成品,各项指标、数据就会立即上传至云端,机器会自动比对标准自动生成检测结果。“以前不离手的游标卡尺现在成了闲置的摆设。”冯攀飞介绍,如今12台设备的操作工由原有一班10至12人减少至目前的2人,机床主轴有效切削率从30%提升至80%。
这样的智能化改造在航天科工并非孤例。在四川省成都市,航天科工云网公司为成都若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这家原本主要为石油、航空等领域制造高端零部件的企业借助制造升级,进入高铁零部件生产这一全新领域。“我们借助云网的平台匹配合作商、寻找商机,将生产能力和市场最大化。”成都若克总经理何兵表示,“只要拥有超一流的创意,都有可能通过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的方式生产出超一流的产品。”
2015年6月15日,“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化创新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正式上线,将互联网和产业界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
“我国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业务齐备、产业链完整,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必须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建设可以满足各类企业需求的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军民深度融合的需要,更是保障我国制造业主权的需要。”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前,作为我国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云平台INDICS,技术上与西门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台、GE公司的Predix云平台处于同一水平,并在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上更为丰富,推广应用的速度与成效优势明显。目前,INDICS已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贵州、江西、湖北、四川等国内区域和德国、伊朗等国外地区落地,入驻企业超82万家,其中境外企业3000多户,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私营企业占比超过90%,与线下实际分布一致;业务运行过程嵌入云平台企业1500余家,设备接入云平台6000余台,这是全球已知嵌入企业数和接入设备数最多的云平台。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航天科工正放眼世界加快布局,面向全球用户的“国际云”正在落地开花。2017年7月5日,航天科工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面向未来的工业生态系统计日可期。
掌握技术核心竞争力
据航天科工介绍,目前我国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个人电脑中采用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等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构建起“铜墙铁壁”般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安全防护体系,是一项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命脉”的“民族工程”。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工自2014年起,依靠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率先开展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应用试点工程,首开全国大型企业集团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应用先河,目前已有上万台自主可控计算机终端得到应用。经过两年多实践,航天科工在自主可控关键技术攻关、试点工程应用、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型自主可控终端用户体验由“可用”达到“好用”水平;联合开发的高性能数据一体机上线,邮件系统累计发送数万份电子邮件;政府自主可控计算机采购项目不断中标,知名度与日俱增;元心自主可控移动操作系统已经在移动政务、移动警务、移动巡检等领域成功实现应用。
目前,中国航天科工成功实现了近20个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并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迁移适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这是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成果首次应用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我国在摆脱国外信息技术封锁、实现信息系统大规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而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进,航天科工再度在税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营改增”意味着从征税方式、征税群体、税率到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等一系列的复杂变化。为此,航天科工应用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升级后的新系统,企业开发票时,卖了什么、卖给谁了、交了多少税都可实时传输到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国家可以随时查询分析税务信息,一改过去由各省自我监管的形式。企业可以像手机更新APP一样,对系统进行在线升级。其中,核心设备金税盘CA验证灌装的设计,就像网银U盾一样保护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安全运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航天 科工 融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