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私搭乱建暴露规则意识淡漠
楼顶的阳台被私自改造成阳光房;小区绿化带、消防通道被违章建筑霸占,用于停放电动车和堆放杂物;公共绿地或者被一楼的住户围成自家的小院子,或者被“瓜分”成菜地……今天读者来信反映的私搭乱建现象,人们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在许多城市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形色色的违章建筑把城市小区变成了“大杂院”,成为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私搭乱建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拆迁安置小区尤其突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有不少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家属区,往往没有物业管理。房屋面积小,规划设计不合理,于是家家户户扩阳台、搭棚子、盖小房。而随城镇化发展涌现出来的拆迁安置小区,不少住户是从农村迁来的村民,虽然他们的身份已是城镇居民,但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一时还没有跟上来,侵占小区公共空间私搭乱建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城市小区是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私搭乱建不仅破坏了小区公共环境的整体性,影响居住环境的美观,给小区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侵害了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不少邻里纠纷。
小区也是居民生活的聚集区,私搭乱建很容易造成的一个影响就是“破窗效应”。总有个别居民为了自家的利益,喜欢占公家的便宜,圈块地搭个简易棚,底层住户扩一扩阳台,圈出个小院子,顶层住户扩一扩阳台,弄出个阳光房等。如果在违章建筑“萌芽”期间未被及时制止,一旦放开了口子,则会立即引起其他居民的效仿,从零星的一户两户形成蔓延的趋势,最后想要拆除就难上加难了。
违章建设成本低、收益高,利益的驱使让不少人知法犯法。在不少城市的繁华地段,临街住宅楼的底层住户不仅把临街一面的房屋开墙打洞,将非门面房租给商户经营,而且还侵占街道搭建棚子,扩大出租面积,或者是加盖简易房租给外来人员,以获取额外租金。虽然隔一段时间,城管部门会开展拆违行动,但行动过后,违章建筑又悄然冒出,致使拆违陷入“屡拆屡建”的怪圈。
小区私搭乱建暴露出一些居民缺乏公德意识、规则意识的问题。这些人总把个人利益挺在公共利益的前面,认为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跟自己没有关系,我行我素,“无知无畏”。如最近发生的“高铁堵车门”事件,就是比较典型的漠视规则的案例。如果人人都漠视规则,罔顾法律,社会终将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
每一位居民都是小区的主人,也是小区治理的参与者,小区环境的优美整洁,离不开居民的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因此,强化社区自治管理,要着力提高居民的规则意识,比如通过推广业主委员会管理制度,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人人守法守规、邻里互相监督的氛围,那么,私搭乱建这个“老大难”问题就有希望解决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小区 私搭 搭乱 乱建 意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