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新时代民营企业如何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
人民生活已由“能过好”向“过更好”转变,广大民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
用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人民需要从追求数量阶段转向追求生活品质的新阶段。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食品消费开始从吃饱吃好更多转向吃出品味和文化。
用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特征。例如,在2013—2017年期间,人民网每年都会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对“民众期待什么?”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五年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都位列其中。
再次,用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比如产业结构,比如城乡结构,比如区域结构等这些重大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使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可以看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人民生活已由“能过好”向“过更好”转变,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意味着市场需求开始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广大民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民营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迈进新时代,广大民营企业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众所周知,工业化早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土地、人口等初级生产要素,而要保持持续增长,最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看,已经或正在经历着许多新的变化,包括我国劳动力人数从五年前开始下降,农民工进城数量减少,工资水平相应上升,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减弱;房地产等终端需求和钢铁、煤炭等重要工业品相继出现历史需求峰值,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产能过剩和产品库存过多等问题突出;土地等资源价格上升,部分城市房价高企,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有些方面接近甚至超过承受底线;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房地产与其他领域之间、实体经济内部出现严重不平衡,部分领域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增加,经济增长效率呈现下降态势。伴随着这些变化,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转变,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国内需求,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相应地,经济发展阶段开始转换,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就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集约型增长。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就要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在转换增长动力方面,就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把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迈进新时代,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浪潮来袭,广大民营企业必须在新的坐标下重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
数字经济,就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编码为基础,数字化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形成的以信息产业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产业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生活大爆炸”。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0.1%。有机构预测,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10年前,中国电商交易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超过40%。当前,全球跨境宽带数据总量已是2005年的45倍,预计未来5年将进一步增长数倍。中国拥有7.31亿网络用户,每天50亿次百度搜索点击,每个微信用户每天平均66分钟的使用时间,每天发送380亿条微信,每天1.75亿次支付宝交易,这些海量数据使我国经济在下一轮数据全球化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小米、滴滴出行、美团为代表的数据技术企业,正在引领和带动无数企业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进军,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动辄数万亿的市场规模,将为整个经济带来新的贡献,也预示着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必然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可以说,产业数字化是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广大民营企业一定要认识到数据技术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积极促进数字经济、数据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数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努力释放经济新动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潮流中大显身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庄聪生 在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第四届四次理事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经济 发展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