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吉林:稳中有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长春1月30日电 题:吉林:稳中有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段续
中国标准动车组、美国波士顿地铁、一汽新能源重卡车、吉林一号卫星……老工业基地吉林用一批高质量“拳头产品”闯出了名气。
新华社图
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动力逐步释放,开放程度日渐提升,吉林省2017年经济增速5.3%,正稳中有进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巩固优势调结构 把高质量发展当做最高追求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国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孙乃波说,“从业务拓展、融资支持等方面看,越来越多高质量项目正在进入视野。”
老国企中石油吉化一度亏损连连。但在2017年,这家企业取得建厂近70年来最好成绩,盈利50多亿元。“追求高质量就能带来高效益。”总经理孙树祯说,这几年,集团研发的高端ABS树脂深受格力、海尔等企业青睐,航空煤油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老国企“发新芽”,是结构调整的缩影。改变偏传统型的产业结构,吉林立足老工业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沿边近海、生态资源和科技人文等“五大优势”,以转型升级为“针”,穿起高质量发展的点、线、面。
巩固传统优势、重点领域攻关、标准体系建设……吉林为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做好配套。转型升级道路上,以企业为主体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中车长客股份、长光卫星、合心机械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企业年收入3%以上,过去五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5%。
“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制造业是主战场。”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说。2017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一汽集团、吉化公司2017年产值分别增长10.6%、19.5%。
优化环境谋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既要用创新做大做强增量,还要靠深化改革盘活存量,吉林持续深化“放管服”等各项改革,更多投资者慕名而来。
“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是我们服务的目标、承诺。”吉林省政府政务公开协调办副主任徐彩晶说。如今,吉林省36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实施的17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35项可以“零见面网上办”,140项实现“到大厅一次办”。
“4s店就能打印临牌,去长春交警支队下辖的车管所办理手续只需一个小时,不耽误企业用车。”在吉林经营企业的山西人王贺说,办事效率的提升让他更有信心。
吉林专门成立软环境建设办公室,打出组合拳,短时间内连续出台40多项清费减负项目,直接降低企业成本200多亿元。
许多企业经营者反映,新上项目缴纳的各类费用降了一半多。在吉林化纤集团,仅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一项,就减负110万元。
系列措施效果明显,2017年,吉林新登记市场主体增加8.1%,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
促开放谋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筑平台
近海不靠海的吉林主动作为,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向东,由珲春入海,联通东北亚各国;向南,自丹东对接,融入环渤海经济带。“开放能为高质量发展构建平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朱显平说。
为扩大开放水平,与朝鲜、俄罗斯接壤的珲春被赋予地级市管理权限。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的仓库内,货架上摆满国内外商品。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说,开放能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进大出。
吉林东部的通化、白山两市,过去“离海很远”,几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到海边不过两三个小时。通化建起国际内陆港,与丹东港深入合作,集装箱运输车忙碌穿梭,2017年吞吐货物560万吨。“从丹东出海每年节省运费近亿元。”通钢集团供应公司有关负责人李瑞枫说。
珲春至俄罗斯扎鲁比诺高铁、高等级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与俄罗斯共建“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长满欧”班列运量同比增长10倍以上。开放格局下,吉林的优质产品逐渐走俏国际:大米登陆新加坡,人参、辣椒走俏日韩,汽车配件远销欧美……2017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1%。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吉林 高质量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