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共荣”——广西钦州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新华社南宁2月3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朱丽莉)随着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班列从钦州港火车东站驶出,前往波兰马拉舍维奇。1月17日,广西首趟始发至欧洲的中欧班列开行,成为钦州港对外开放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昔日小渔村渐成陆海枢纽,在20多年跨越式发展之后,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正紧抓新时代新机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全力谱写“向海经济”新篇章。
这是正在作业的广西钦州港(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亿吨大港梦圆今朝
记者近日在钦州港中粮5万吨级码头看到,满载北美大豆的货轮正等待卸货,一旁,重型吊具将一包包豆粕装入船舱,准备发往海南。“进驻钦州港9年来,公司业务伴随港口的壮大而飞速发展。”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建平说。
几公里外的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2017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公司党群部经理柳伟说,钦州港的海陆运输条件日益便利,让公司进口外煤更具时间和价格优势。
钦州有海无港。建大港,是历代钦州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1992年,钦州全城干部群众捐款2000多万元,连续14个月热火朝天地建设,硬是在荒芜的海滩边建起了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此后,钦州港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于1996年和2010年相继获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苏英权说,目前,开发区已建成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8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3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并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综合等物流体系。
2017年,从重庆经钦州港前往新加坡的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常态化运营,“北部湾港-印度/中东”远洋直航航线开通,“北部湾-新加坡”天天班公共航线启动……
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广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枢纽建设节节推进,内陆腹地以北部湾港(钦州港区)为枢纽走向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初步形成。
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水质进行检测(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北部湾畔崛起绿色发展高地
走进钦州沿海的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3000多亩的厂区炼塔林立、管道纵横,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流入生态监测池,欢游的小鱼和茂盛的水草成为生动的水质说明。
公司动力部污水处理负责人陈斌介绍,作为海岸线上的大型炼化基地,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其环保生产工艺、污染防控体系也居业内先进水平。
随着北部湾区位优势陆续释放,中石油、国投电力、中粮等一大批产业巨头落户钦州。目前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126家,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冶金、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板块”发展格局。
如此大规模的产业项目聚集,让海洋生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钦州海域内的三娘湾栖息着珍稀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早在沿海工业起步期,钦州就提出了“让大工业与白海豚同在”的理念。
彼时,钦州根据地形条件在三娘湾规划建设大型造船厂,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最终修改了规划,并从地理上划出一条白海豚保护的“生命线”。
如今的钦州,不仅大工业更强,白海豚也更多。钦州市海洋局去年9月公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显示,全市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占比87%,同比提高近20%。长年在钦州开展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团队披露,根据300多次出海观察和计算,2013年至2016年,钦州白海豚数量呈上升态势,每年新增个体数约4到6只。
一艘货轮驶入广西钦州港(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以前项目开工办手续,得三五个人来回跑几趟,现在办手续的流程简便,我一个人就可以干完。”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雪飞说。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过去由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的串联审批改为审批局内部单一并联审批,“一颗印章管到底”,并通过“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提高行政服务能力。
为更好服务好港区企业发展,开发区还对项目落户到项目立项审批、土地使用、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办理,提供“一条龙”服务。
“钦州港口条件优良,营商环境也非常好,这是吸引公司进驻的重要原因。”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兵说,公司业务不断发展,也坚定了继续扩大规模、融入“向海经济”的决心。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开发区加速发展的助推器。如今,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广西首个产值能力超千亿元和税收收入超百亿元的开发区。
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钦州市市长黄海昆表示,钦州将抢抓“南向通道”、中欧班列等新机遇,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快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新格局,努力建设“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钦州 广西 海豚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