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创新,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鼓励创新,数字产业的下一个世界领导者将来自中国。曾经被美国、欧洲主宰的科技创新领域,正面临中国的强劲挑战。在电动汽车、高铁等领域,西方老牌制造商不得不重视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德国经济新闻网近日刊文称。
网络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中国科技创新的5年不凡成就,源于习近平科技思想的指引,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外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中国科技创新不仅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也将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正在成为掌握诸多前沿科技的全球引领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五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令世人震惊的成就,正在成为掌握诸多前沿科技的全球引领者。中国在太空探索、深海探索、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企业创新活力十足,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方面世界领先。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中国业务总监贾韦德·阿赫塔尔表示,中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近五年来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在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
韩国成均馆大学金融学教授安玉花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不俗成果,将带动整个社会实现飞速发展。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科技和市场在中国结合后,会很快实现技术产业化。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许多前沿领域,中国都排在了世界前列。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李春利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创新指标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
东京大学宇宙物理学教授须藤靖去年12月在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后,在《朝日新闻》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在科学界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文章。须藤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98年,过去20年间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让须藤感叹不已。须藤还以自己的见闻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呼吁日本政府学习中国的科技战略。
“支持科技创新,中国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密不可分。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和多萝西·奈斯比特在新书《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说,中国政府正在“构筑森林,让树木(人民)成长”,因为中国政府创造了一个“让人们开创事业、实现个人梦想的环境”。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政府在高科技园区和创新集群的战略规划的实施。这也促进了中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为中国各地区的企业家和人才成长敞开了大门。”
德国经济新闻网的文章称,创新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中国数字技术的崛起,得益于中国政府的高瞻远瞩。多年来,中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经济结构,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服务型社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科技发展制定的目标和推出的举措,发挥出积极重要的影响。
姆旺吉·瓦吉拉表示,中国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就,得益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指引。“当13亿中国人都满怀热忱地进行科技创新,这将极大推动人类技术与社会的进步。”
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教授保罗·罗贝尔认为,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是偶然的,政府的积极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多次修订奖励条例鼓励创新,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各类科技奖励,极大地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
美国“全球未来”研究所主席、知名未来学家詹姆斯·坎顿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政府深知,创新不仅是繁荣和经济增长的本质,也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这也体现在了中国最新的发展规划中。中国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尤其在可替代能源、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未来空间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都将促进经济增长。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国际前瞻及信息研究中心(CEPII)顾问米歇尔·阿列塔表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经济规划总是更为长远,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就是代表。他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创新创造和科技升级将使自己摆脱“世界工厂”低端制造业标签和对西方科技的依赖,成为国际市场高端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
贾韦德·阿赫塔尔表示,中国政府全方位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中国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铺平了道路,此举体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和努力。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业已表明,中国已经转变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中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有效改变了科技创新产业格局,广大中国人民也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微信、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等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不仅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也生动阐释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世界意义。
贾韦德·阿赫塔尔认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对于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科技创新也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造福各国人民。他表示,中国科技创新的成果已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助力,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与巧妙运用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革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
“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当地都有自己的创业中心。许多创业成功的企业给年轻人树立了正面榜样,中国目前创业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非常好,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见到的。”安玉花认为,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到欠发达地区去投资,进一步带动当地的创新热潮。
墨西哥国家科技理事会国际合作司司长赫苏斯·博尔哈表示,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有目共睹,墨西哥与中国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日益强烈,一些项目已经提上日程,包括墨中科技合作基金以及共同开展卫星技术应用等项目研究。墨中两国可以通过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表示,拉美国家非常欢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技术转移。中国帮助厄瓜多尔等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帮助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发射卫星,中兴、华为等智能手机和先进网络设备进入拉美市场,都得益于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中国在政府顶层设计和社会‘草根’创业上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科技创新氛围十分浓重,中国的创新成就将持续增加,前景非常光明。”米歇尔·阿列塔说道。
(本报北京、柏林、约翰内斯堡、伊斯兰堡、首尔、东京、华盛顿、里约热内卢、巴黎、墨西哥城2月2日电 记者于景浩、冯雪珺、李志伟、徐伟、马菲、刘军国、吴乐珺、陈效卫、葛文博、王骁波)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创新 中国 科技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