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四川省政协委员赵川荣谈古籍保护:让古籍善本活起来
让古籍善本活起来
听四川省政协委员赵川荣谈古籍保护
人民政协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郭健
在四川卷帙浩荡、林林总总的文化宝库中,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刻经经版和四川省图书馆馆藏的《洪武南藏》现存6065卷,为明刻3个官版《大藏经》之第一刊,堪称镶嵌在四川文化金字招牌上的“明珠”。
网络图
曾经在四川省文物局工作了34年,并担任过省图书馆馆长的省政协委员、民进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赵川荣对珍贵的文物、图书有着常人不具备特殊的职业敏感和珍惜之情。
赵川荣告诉记者,德格印经院是由第十二世德格土司兼第六代法王却吉·登巴泽人于雍正七年(1729)始建的。通过近300年的不懈努力,德格印经院刻印并收藏了丰富的藏文文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雕版印刷宝库,堪称举世无双的“活化石”,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同样,藏于四川省图书馆的《洪武南藏》也是一部世界孤本,其价值举世无双。
多年来,赵川荣一直致力于珍贵古籍的保护,希望能有效地保存好这些无价之宝。“印刷和书籍史上刻版孤本毁于一旦的案例不胜枚举。只要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就可能导致孤本的毁灭。”“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德格印经院全部雕版经书的纸质文本在异地收藏,这个重要文化宝库的保存和传布前景堪忧。”为此,赵川荣向两会提交了《亮出金字招牌,让巴蜀文化走出去》的提案,希望让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籍善本活起来。
赵川荣建议: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的要求建立科学档案,并严格按照传统雕版印刷流程和珍贵文化遗产异地备份保存的要求,在甘孜州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异地备份,作为国家珍贵文物进行永久保存;采用善本再造技术,再造全套6065卷《洪武南藏》作为备份,异地多馆收藏保存;影印出版拓印的经书和《洪武南藏》,不仅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满足广大宗教界人士和图书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古籍 四川省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