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塑料垃圾带来生存危机 “垃圾群岛共和国”警示
“垃圾群岛共和国”的警示(环球走笔)
不久前,英国一项有关禁止在某些去角质的洗护产品中添加塑料微珠的“最严禁令”正式生效。英国预计将在今年7月正式禁止销售这类含塑料微珠产品。
塑料微珠是一种粒径小于5毫米的合成塑料颗粒,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塑料微珠能够用作去角质、去死皮的磨料。但这些产品被使用后,其中的塑料微珠会从下水道冲走,不但会造成水体污染,威胁生态系统,还易被鱼虾吞食,并通过食物链传导回人类的餐桌,造成食品安全危机。
现在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微珠超过1万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调查报告显示,仅美国纽约州一地每年就有19吨塑料微珠冲入下水道。在英吉利海峡捕获的36.5%的鱼以及83%的挪威龙虾都含有塑料微珠的常见成分。就在不久前,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向阳红01”科考船,在南极海域也发现了塑料微珠。
塑料微珠只是海洋污染的冰山一角。在北太平洋上,正漂浮着一座面积相当于7个法国的“大陆”——这不是什么超级造陆工程,而是规模惊人的垃圾场。人们日常生活中遗弃的各类塑料废品,正是这片新大陆的地基和底色。
海洋塑料垃圾带来的破坏触目惊心。去年,一张野生动物摄影大赛参赛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一只小海马用尾巴卷着一根塑料棉签在海里游行——为避免被洋流冲走,它们原本应该卷住的是海草。不过,在环保摄影师的镜头下,这只海马尚属幸运。那些吞食了打火机的信天翁,把塑料袋当作水母的棱皮龟,最终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主持人大卫·爱登堡曾说:“我们认为海洋是如此广阔,物种是如此丰富,以至于我们认为没什么可以对其产生影响。”或许这正是导致当下海洋保护困境的原因所在。浩瀚的大洋太过遥远,以至人们将垃圾随手一丢时,丝毫想不到有什么严重后果。
与气候变暖已经形成全球共识不同,海洋环境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国开发海洋资源的冲动,远远高过保护的力度。在现行的国际法框架下,各国都有利用公海资源的权利,却鲜有谈及保护海洋的责任,这造成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地悲剧”。
去年,环保公益组织塑料海洋基金和世界再生能源组织向联合国递交了“独立宣言”,要求联合国承认“垃圾群岛共和国”的存在。他们还为这个“国家”设计了国旗、货币和护照,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已成为该“国”第一位“荣誉公民”。
“垃圾群岛共和国”当然不可能被承认,但超现实的“幽默”,源自被忽视的焦虑。地球70%的表面积是海洋,它从来不是与人类无关的世界。人类不可能等到垃圾堆至门口再采取行动。其实,海洋保护的门槛并不高,每个人所需要做的,可能仅仅是少丢一个饮料瓶,更换一种洗面奶。
纪伯伦曾写过:大地呼吸,我们诞生;大地休息,我们死亡。
大海亦如此。(李 强)
编辑:秦云
关键词:垃圾群岛共和国 塑料微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