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忆宗颐:风骨不朽精神永生

2018年02月11日 14:22 | 作者:朱奕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惊悉一代宗师饶宗颐先生2月6日凌晨在睡梦中溘然长逝,我的内心无比沉痛,不禁潸然泪下,回想起与先生的交往并聆听教诲,如同昨日。

2010年9月27日,我专程前往香港拜访宗颐先生,先生在其私邸热情地接待了我。在宗颐先生寓所,明亮而雅致的客厅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书桌上、茶几上到处都摆满了书籍,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字画。

饶宗颐

宗颐先生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周到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真切驰骋的交流,引起了先生对许多往事的美好回忆。宗颐先生就当今的文化趋向、艺术价值、教育方面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令我深受教益。知悉我对中华文化的一片“痴心”和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所作的一点努力,宗颐先生十分欣慰。我向先生汇报了多年来收藏于右任书法作品、研究于右任先生书法,并想通过成立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弘扬传统文化、推进于右任书法研究的设想,同时希望将这份书法瑰宝与世人共享共赏。宗颐先生听后非常高兴,频频赞赏,欣然挥毫,当场题写了大幅“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笔力遒劲,行云流水,一气写成。从这10个大字中,我感受到了94岁高龄老人广博的学识、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宗颐先生期许我将于右任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希望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为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不断努力。

当得知我从海外归来,一心扎根西部创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爱心事业,捐助希望工程,已建成近70所希望小学时,宗颐先生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并起身当场为我题写了“人中龙”三字,以表达赞赏和鼓励!如此盛赞,令我惶恐不已,先生的鼓励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弘扬中华文化的执著信念。在先生身旁,聆听他耐心的教诲,感受他散发的智慧光芒,那是一份内敛、沉静,亦是广博、恢宏。在先生身边,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浩瀚长河的伟力,感受到了大开大合历史惊涛的不息。宗颐先生的教诲坚定着我的信念,涤荡着我的认知,浸润着我的精神,滋养着我的世界……

2011年,我历经十载,邀西泠印社名家篆刻而成百龙印章。印章为“龙”之单印,一字呈百态,每一方章都独具异彩,展现了西泠印社篆刻名家的高超技艺及印章这一篆刻艺术的独特神韵。恰逢宗颐先生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得知我有意将百龙印章编撰成册时,先生特题写书名“奕龙印藏”赠与我,这份对晚辈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十分感动,之后在银帝艺术馆,我专设“奕龙印藏”展厅,将这百龙百印陈列展出,希望能让印章这一古老的篆刻艺术,再放华彩。

宗颐先生初中未毕业即走上学术研究之路,一生笔耕不辍,精研不止,以一人之力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极巨。先生曾说“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先生以一生对此作了解读、注释。“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先生秉持了积极、健康、达观、豁达、克制的生命态度,亦保持了散步、静坐、早睡等长寿习惯。对照先生,我辈汗颜,当以自省,不断精进。

与宗颐先生惜别,历历在目,仿佛昨日。临别前,先生那真诚、慈祥的笑容已成我记忆中的永恒,却不想当年那一别,竟是天人永隔。有人说,先生的离开,标志着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可是在我心中,先生的风骨不朽、精神永生!他所达到的人文艺术高度将永远令世人仰慕!和先生一个时代的文化大师们,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笳吹弦诵,用信仰、勇气和力量,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脉力量,坚定了文化自信,稳定了人心国力,这是他们留给时代最珍贵永恒的财富。

生住异灭,人事更迭。“我的心不受羁绊,胸中并无挂凝,本是沧桑一学人”。悲欣于斯!感慨于斯!先生虽逝,其所播学术与艺术之芬芳将馨香永年……

遥望香江,巨星陨落。然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对宗颐先生的敬仰之情。先生走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


编辑:杨岚

关键词:先生 饶宗颐 精神 书法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