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除夕内涵如此丰富,怎么能只知道吃饺子?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4日电(记者 上官云)说到除夕,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标签大多都是年夜饭吃饺子,其实,它的内涵远不止如此。那么,除夕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祭祖、迎灶王爷等习俗外,作为“重头戏”的年夜饭一般都有哪些美食?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等等,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按照历法,农历十二月如为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话,除夕又可成为“大年三十”。当然,赶上农历十二月为小月时,就只有29天,有些地区会改称“除夕”为“二九暝”。
从字面意思来看,“除夕”中“除”字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指“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可以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至于除夕的由来,《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是因为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随着时间流逝,这个节日被附会了更多传说。一说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恶兽,叫做“年”,每到农历年最后一天的午夜,年兽会进攻村子。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教会大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此驱赶年兽,由此演变为“除夕”。
在另外一个传说里,在岁末午夜捣乱的怪兽变成了“夕”,一位叫做“七郎”的勇敢猎人决心除掉它,最终在猎狗的帮助下射杀了怪兽。此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
除夕的白天,人们开始准备做年夜饭的食材、布置自己的家,将春联、窗花、年画依次贴好,窗户、门楣还要贴上福字,甚至家里的水缸、粮食囤都得贴。有的人家会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除夕还有一项重要仪式,就是祭祖,其形式各不相同。人们多半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表示慎终追远之意。很多地方,“小年”时送到天上去“言好事”的灶王爷,也需在除夕“迎回来”。

在北京,过去几乎都住在平房,人们会在自家小院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希望能够长命百岁。整个除夕夜都是灯火通明,人们辞岁守岁,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尽情的娱乐。
当然,对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很可能还是发压岁钱的环节。一般来说,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等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热闹的是,小孩们一起向长辈道声“新年快乐”,讨要红包,也是其乐融融。
在各项年俗中,年夜饭是重头戏:热菜、凉菜、美酒……作家崔岱远曾表示,年夜饭多半是本地家常菜,南北略有不同,比如北方一般吃饺子,南方不少地方则会吃年糕。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蕴,吃年糕则是象征“年高”,期盼来年过得更好。

“小时候过年,印象中除夕白天得包饺子。”老家在山东的刘丹说,年夜饭丰富多样,鸡鸭鱼肉俱全,感觉一年中盼望的好吃的都在一顿年夜饭上体现出来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动筷子,特别开心”。
具体到菜品,南方比北方要显得更丰富一些,苏州的年夜饭就很讲究,比如笋干代表“节节高”,鱼肉圆、蛋饺也必不可少,肉圆象征团圆,蛋饺颜色金黄、形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百叶包肉因为外形像“金砖”,含“发财”之意。
不管南方北方,年夜饭的席面上基本都会有鱼。从熏鱼、腊鱼,再到清蒸鱼、红烧鱼不一而足,取的则是“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好彩头。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吃什么、怎么做,其实都是表达感恩、表达对好运的期盼。(文中“刘丹”为化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除夕 年夜饭 饺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