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在立陶宛红红火火过大年——记道克沙学校孔子课堂“感受中国年”活动
新华社维尔纽斯2月17日电通讯:在立陶宛红红火火过大年——记道克沙学校孔子课堂“感受中国年”活动
新华社记者郭明芳
“今年是中国农历狗年。中国文化着实让我着迷,我现在在学中文,梦想着能有机会去中国看看。”中文取名为“玲珑”的立陶宛八年级学生阿格妮日前在迎接中国新年的活动上对记者说。
中国传统新春佳节之际,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道克沙学校孔子课堂举办了“感受中国年”活动。为此次活动,学校里布置年味十足,教学楼的走廊、教室,还有礼堂和学生食堂,都用中国结、大红福字、春联、剪纸、狗年生肖挂件装扮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礼堂里张贴的狗年生肖剪纸惟妙惟肖,其中大部分出自孔子课堂学生之手。指导老师安吉拉骄傲地说:“用中国的说法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美术教师酷爱中国文化与艺术,在当地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多年后,开始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学到的知识,并在他们当中培养了一批中国书画艺术的小“粉丝”。
伴着立陶宛传统迎宾舞《帽子舞》的欢快乐曲声,学生们参演的“小春晚”在座无虚席的礼堂里拉开了序幕。玲珑身着母亲制作的旗袍,和同学们深情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八年级男生唱的《童话》引起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会唱的和着音乐一起唱,不会唱的就随着节奏一起鼓掌。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武术教师梁闻铭的武术表演更是将“小春晚”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的环节则满足了学生们的不同爱好。喜爱武术的继续留在礼堂里和老师“切磋”,喜欢茶艺的则走进茶艺演示教室,一边品着孔院中方院长周洁带来的中国茶,一边听她将茶艺知识娓娓道来。对安吉拉来说,能有机会向来自孔院中国书法艺术设计工作坊的老师讨教一二让她很是兴奋,她和这些老师还一起指导学生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过年哪能离开饺子,包饺子成为活动中最热闹和最受欢迎的环节。食堂里不时传出学生的欢笑声,只见多名学生在中方老师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包起饺子。尽管技术尚不娴熟,饺子包得“东倒西歪”、皮厚馅少,但最后当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桌时,学生们仍像是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食物,并用刚学的中文大呼“好吃!”。
道克沙学校是当地知名的12年制学校,包含小学到中学阶段。学校在2011年引入中文兴趣班,在2014年正式挂牌设立了孔子课堂,成为维尔纽斯大学孔院在立陶宛设立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孔子课堂。
“引入中文教学和推广中国文化的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使学校更加国际化。”道克沙学校校长维吉娜告诉记者。她说,未来学校计划将中文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从1年级到10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中文课。
参加当天活动的孔院立方代理院长魏丽马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立陶宛想学中文、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中学都提出开设孔子课堂的意愿。“我们打算顺应这样的需求,增设新的中文教学点及孔子课堂,近期计划在港口城市克莱佩达建立立陶宛第二家孔子课堂,给更多中学生提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机会。”(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孔子 学校 中国 课堂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