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31省份的新生活计划:追求更高质量的GDP

31省份的新生活计划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7、8期)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人类最终极的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好生活”先后出现14次,是不折不扣的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春节前夕,全国各省份相继进入两会时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有”目标,在各省份政府工作中将得到重点落实。
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仅是31个省级政府2018年的工作计划,更是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具象表现。可以看到,如今地方政府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已不仅限于GDP,各地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群众获得感当成了现实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生活计划。
追求更高质量的GDP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将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GDP总量首次站上80万亿元台阶;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记者根据全国31省份公布的经济数据统计,有22个省份的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线。贵州、西藏作为仅有的两个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继续稳居GDP增速榜的冠亚军。
“中央给力、外部助力、自身发力,‘三力同频、上下同欲’,这是贵州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贵州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在该省两会期间介绍,仅去年中央给贵州的预算内奖励资金就达11.3亿元,此外,这几年,贵州每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都在七八千亿元。
贵州提出,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坚持创新驱动、大数据引领。贵州省省长谌贻琴表示,2017年,贵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业务收入和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分别增长57.7%、35.9%和38.2%。122家500强企业入驻贵州。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7%。下一步要更加奋发有为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现大数据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跨越。
包括贵州在内,高质量发展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因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各地强调高质量增长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湖北未来5年发展的关键词是“中部崛起”,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从2020年到2035年,湖北要形成与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样作为中部大省,安徽提出的目标是质量效益和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
除了22个省份的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线,上海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外,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甘肃等8个省份的GDP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线。
不过对于北京来说,6.7%的增速符合其年初制定的目标。近两年来,北京等地主动调低GDP增速,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该市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全市各项工作将重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以精治为手段,以共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积极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说。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面貌和便利宜居的生活环境。”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番表态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据悉,2018年,北京将继续进行腾退、转移、拆除、整治工作,计划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疏解退出城六区二级及以下市属国有企业40家以上,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
多省份提出“房住不炒”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各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定位均得到响应。加大租赁市场供地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各地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主旋律”。
在北京,2017年已完成207公顷共有产权房供地。“2018年,市住建委和各区将推进这批项目建设,加快开工,并力争上市销售。”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邹劲松说。
保障租赁住房供应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按计划,2018年北京要分配1.5万套、竣工1.1万套公租房。此外,邹劲松透露,截至2017年年底,已推出27个企业自持租赁房项目,自持面积约143万平方米,这些项目2018年将力争全面开工,尽早竣工使用。
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道,“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放松。”
2018年,上海将加大租赁房建设力度,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的代理经租企业发展,提出了“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的目标,同时将建立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落实相应的公共服务。
浙江则提出,更加注重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纾缓热点城市住房市场潜在的价格上涨压力。
棚户区改造,被不少省份列入重点民生工程。河北将实施新的三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年内新开工建设23万套住房。新疆将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47.1万套。陕西也提出,推进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作,全年开工20.2万套。
家庭医生制进一步全面实施
记者发现,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家庭医生制有所规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望在2018年进一步落实。
在天津,自2017年6月1日推进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已经完成签约居民人数超过395万,签约覆盖率达31.9%。优先重点签约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139万名,高血压患者92.5万名,糖尿病患者33.5万名。
据悉,天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政府担负80元,各区政府在个人担负部分里又补贴了28元,实际上居民全年花费12元就能享受多项人性化服务,包括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签约居民在社区预约优先就诊;以及为居民提供上级医院的预约挂号、绿色通道转诊、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服务;还包括为签约慢性病患者开具30天的长处方,实现基层和二级以上医院的用药衔接等,对签约居民在基层就医提高门诊报销比例5%,医保报销达到80%,同时最高支付标准提高200元。
北京、浙江等省份也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目标,要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黑龙江也为民众送出“礼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提高10%。同时,该省提出,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训1500名全科医生、招聘1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执业医师。
在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块短板,面对现状,该省创新性地推动远程医疗。根据贵州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龚仲明介绍,远程医疗在2016年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之后,2017年开展了全面建成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项目。
根据谌贻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贵州省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推进“百院大战”,推动远程医疗向重点学科、专科延伸,基本建成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多省份养老服务市场向社会资本放开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成为各省份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截至2017年9月,我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超过28000家,养老床位将近700万,但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是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的大势所趋。
目前,陕西、上海、江苏等地政府已经为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河北省省长许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8年将着力实施的20项民心工程,其中一项就是,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0%的城市街道。
福建也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壮大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2018年的目标是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6月底前完成已建养老机构安全达标和设立许可。
2018年1月23日,广东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广东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云南对于社会资本办养老将给予土地、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张良玉介绍,云南支持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合作制、PPP模式整合改造城镇现有空闲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5年内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
“云南统筹公办民办养老同步发展,努力引导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张良玉说,个人和合伙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分别申请最高10万元和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养老服务企业可申请最高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担保贷款给予两年财政贴息。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对社会力量建成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云南每年给予每张床位600元运营经费补助。云南明确各级将50%以上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用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比例不低于30%。
新华社
解决“二孩时代”学前教育痛点
收费不高的公立幼儿园上不了,收费高昂的私立幼儿园上不起,这成为“二孩时代”众多父母的难题。记者注意到,2018年,多个省份提出优先发展教育,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北京提出,坚持公办民办并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
陈吉宁还强调,“强化办园者主体责任,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实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引导家长参与管理,让孩子安全、家长放心。”
安徽的目标是,今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6%;广东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保障“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学位需求;福建提出,多渠道扩充学前教育资源,省级财政支持新建公办幼儿园100所,健全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机制。
浙江、广西、山东等地也纷纷用数字说话,浙江今年将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撤并一批薄弱幼儿园,全面整治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广西今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山东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幼儿园学位50万个以上。
在各地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当前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较重的阶段。在教育领域重点增加公立幼儿园数量与学位,抓住了当前百姓教育支出中的痛点。
创业带动就业,提质量、增收入
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以及高质量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保障。2018年,多地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新增就业的“军令状”,同时,计划今年采取措施,增强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质量,带来更高劳动工资收入,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2018年,河南提出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广东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掷地有声。他提出,强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大群体激励计划,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此外,不少省份还鼓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等方式,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就业群体收入。
比如,江西提出建立创业资金连续扶持机制,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黑龙江提出,把就业创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坚持就业优先和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
江苏提出的“富民33条”将在2018年进一步细化落实,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化解过剩产能转岗分流职工、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拓展“互联网+”等创业新空间,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巨大潜力。
增进人民绿色幸福感
美好生活不仅有教育、医疗、养老等“硬需求”,也有对洁净的空气、美好的环境等“软需求”。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地方两会上被多次提起。不少省份针对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后,一些省份正制定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北京市两会上,陈吉宁表示,北京今年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加强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管理为目标,以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为基础,制定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河北也提出,更加注重高质量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高质量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河北省省长许勤提出,持续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山东提出,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主动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散煤污染治理,稳妥有序开展电代煤、气代煤行动。
广东将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天数比例达90%以上。
安徽则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不断增进全省人民绿色幸福感。”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说。
编辑:曾珂
关键词:31省份的新生活计划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驱护舰编队鏖战海疆,导弹实射太霸气
四川发现20余座成汉时期墓葬 出土大量文物
也门总统府遭空袭至少6人死亡
中国援柬3号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
第七届中德媒体对话在柏林举行
匈牙利总统授权欧尔班组建新政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