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吉林雪乡旅游:有老板3个月赚9万 人和马都累坏了
原标题:特色旅游,助吉林二合雪乡致富——冰雪生意经 增收增人气
“从去年底开张到现在,3个月赚了9万多元。”吉林省舒兰市一饭店的老板娘爽朗地笑着,“以前靠‘地里刨食’,一年到头最多也就赚3万元,到了冬天只能喝酒、打麻将。”现在,财政补贴支持下盖起的农家饭店红火得不得了,不仅她家老头开着车去上货,远在延吉打工的独生女也回到身边帮忙,还雇了两位大厨、两个服务员,热热闹闹地念起了冬天里二合雪乡特色旅游的生意经。
来到二合雪乡,令人欣喜的不止童话般的冰雪世界,更有当地100多户农民的增收故事,共同演绎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序曲。客人多、人手少、想扩大经营,成了他们的幸福关键词。

车夫张爱国热情招呼游客体验马拉雪橇。本报记者 周人杰摄
马拉雪橇旁,车夫张爱国算起了账。这匹马花了1万元,一位乘客收10元,一个冬天本就回来了。“忙不过来,人和马都累坏了。”张爱国笑着抱怨,又忙着招呼旁边的客人。去年12月14日开业至今,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二合屯每天都要接待游客上千人次,春节期间更是家家爆满。
冰雪资源曾经只被看成摄影师快门下的美景,直到当地设立旅游开发公司并鼓励村民入股,才让大家真切尝到甜头。走进低保户李秋胜家里,他正在院子里喂鸡鸭,“2000元入股,政府给我补了1500元,自己只掏了500元,去年分红了1000元,以后年年都会有”,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欣喜。不管是否参与经营,家家有机会分享冰雪旅游红利,原来的6家贫困户一年间已脱贫了4家。
被称为“狍子王”的王玉华是国内闻名的养狍子大户,但之前纯粹靠卖狍子肉赚钱。“托旅游业的福,30多只驯化的狍子能靠观赏赚钱了。”王玉华拉着我们走进围栏动物园,游客们纷纷捧着玉米粒喂狍子。“15元的门票不算贵,带孩子来挺值的,还有野猪和松鼠呢。”有游客边合影边念叨。
如何汲取某些冰雪旅游地欺诈、宰客的教训?靠什么实现规范经营?二合雪乡负责运营的副总杨凤艳坦承,“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靠村民的淳朴,加强教育、培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严肃的奖惩机制,统一定价、有序竞争、严格检查,遴选好推广平台与合作伙伴。”让富起来的村民别着急“赚快钱”,要算长远账、稳稳走,已成为管理者心头最紧最重的任务。
“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我们二合雪乡来讲,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农民增收的致富宝矿。”二合屯党支书卢才书感慨道。原来只靠种地,屯子里的人均年收入也就6000元,一年多的光景便迈过万元关。暮色将至,滑雪场上人头攒动,农家院里炊烟袅袅,年味、人气、获得感正缓缓荡漾开来……
编辑:曾珂
关键词:吉林雪乡旅游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