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一个陇中贫困村的致富“三变”
“政策越来越好咧,农村正在大变样。”51岁的姚志礼感慨道。当了14年侯坡村村主任、5年前转任村支书,他没想到,侯坡人会“腾笼换鸟”,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侯坡村,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铺乡,定西属六盘山连片特困区,也是“三西”扶贫核心区。2017年甘肃省确定深度贫困区,渭源县、第三铺乡和侯坡村都名列其中,这里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曾经的矿工成养牛大户
侯坡村四面环山,世代靠天吃饭,长期深度贫困。1989年,18岁的姚世军离开了侯坡村,远走内蒙古巴彦淖尔,在一家煤矿当矿工。当时,当矿工是侯坡村很多穷苦农民的选择。姚世军家兄弟4个,年轻小伙子饭量大,家里粮食不够,吃了上顿没下顿,兄弟4个只能靠挖煤谋生。
煤炭需求不断增大,煤矿开采量逐年增加,矿工工资也在增长,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姚世军一年能挣两三万,“比乡上的干部挣得多”。他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2012年年底,遇上小煤矿整治,加之常年伤病困扰,才回到家乡。
靠着煤矿打工的积蓄,姚世军在侯坡村第一批盖上了砖瓦房。这次彻底回家,他重操旧业种地务农,同时响应政府号召,尝试肉牛养殖。
家里有40多亩地,姚世军享受政府补贴买了拖拉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同时,他又搞起了肉牛养殖。
2013年,姚世军凑钱买了8头牛开始搞养殖。肉牛半年就出栏,牛犊半年可上市,都能卖个好价钱。几年下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今他养了40多头肉牛、8头奶牛,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
养牛规模越来越大,姚世军喂牛需要400亩玉米饲料,自家不够就从村里收购。以前玉米秸秆都没啥用,大伙儿都在地头焚烧,如今拉到姚世军家还能卖上好价钱。这些年来,村里种玉米的越来越多,种地收入也在增长。
去年,侯坡村山下的通榜公路通车,姚世军买了农用车,如今他经常开车外出送鲜奶、收饲料、采购牛。
短短几年,姚世军养牛搞出了名堂。在侯坡村,看着姚世军养牛能挣钱,村里养了几十年的毛驴大都卖掉了,取而代之的各种农业机械和各种品类的牛。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去年以来,当地政府也加大对养殖业进行补贴,对养牛户新建牛棚给予补助。今年,还将加大资金投入,为养牛贫困户送牛崽。如今,这个昔日的养驴村家家有农业机械,家家有肉牛,全村养牛达410头。
姚世军谋划着要充分利用政策优惠,多贷些惠农款,继续养牛规模,以规模求效益,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养牛致富。
70后种地、80后打工、90后考大学
近年来,侯坡村读书的风气越来越浓厚。“村里70后种田,80后外出打工,90后人人都想读书考大学。”姚志礼说,近3年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年有10来个孩子考上大学。
在侯坡村大沟湾社,51岁的农民姚建武新年的最大愿望是女儿考上好大学。
姚建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仅有15亩地勉强维持生计。大女儿姚娟萍今年高三,小儿子姚亚强今年高一。
打工受过伤,姚建武去年才可以干重活。家里除了种地,没有经济来源。去年6月,姚建武买上了牛和微耕机。“微耕机节省人力,可以腾出时间去打工挣钱。”
前不久,姚建武盖上了牛棚,他还响应政府号召,准备开春试种花椒等经济作物。“生活有希望,就有了奔头。”去年年底,姚建武还贷了5万元精准扶贫款,加上政府的危房改造补助,准备开春后拆掉20多年的旧房,新盖砖瓦房。一家人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
在侯坡村,为了让孩子考大学,农民苦供、学生苦学,同时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近年来,定西市健全完善了面向贫困家庭学子的资助政策。2017年,定西市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园幼儿全覆盖;施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惠及贫困学生4.83万人次;向5.14万贫困学子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职国家助学金惠及中职生2.8万人次;对于考取大学的贫困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全贷,实现了建档立卡户子女全覆盖。
同时,定西还积极做好社会捐资助学工作,设立了“定西市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每年资助贫困大学生200名。2017年,全市多方筹措各类助学公益金600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600人。
小小山村展新颜,集体经济谱新篇
大伙儿都行动,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2013年,侯坡村有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户86户429人,贫困面达41.25%;到2017年年底,贫困人口基数为34户181人,贫困面下降到17.3%。
与此同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侯坡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姚志礼看来,“这几年村里办成了以前想办没办成的大事。”
近年来,侯坡村全面开展了土地整理项目,将以往不能种地或条件不好的山坡地修成梯田,杜绝了水土流失,农业机械也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了单产,解放了劳动力。
农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农机补助,购买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如今在侯坡村,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三轮车,有些人还买上了农用车。
侯坡村的交通条件也明显改善。去年,联通外界的通榜公路建成通车,侯坡村及时整治村社道路和公路相连接。如今,大型农具都能直接开到村里来,农民进城风雨无阻。
近年来,侯坡村还迈入了互联网时代。虽然身在山村,姚世军在手机上就可以学习各种养殖技术;虽然放假回村里,姚娟萍可在手机上学习网上共享的优质复习资料。
侯坡村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显著。侯坡人不再光种粮食作物,更多尝试花椒、玉米、大蒜等经济作物;村里的牲畜换成了经济效益好的肉牛,农民家家盖上了新牛棚。
今年,借助扶贫帮扶的东风,侯坡村也将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在国家能源局的帮扶下,村里今年要建设数百亩光伏电站,光伏板下面搭建蔬菜温棚,电站和温棚由能源部门援建,建成后电网输出和蔬菜经营由村集体管理经营,经营成果由全体村民分红。
“村集体经济从来都是空白,如今真是迈入了新时代。”姚志礼说,“侯坡将真正走出大山沟,融入城市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扶贫 贫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