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平昌冬奥为何各国选手频创纪录?韩媒:因为冰好

2018年02月24日 11:22 |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赵衍龙】2018平昌冬奥会冰上比赛上新创造的奥运会纪录及世界纪录被称比以往任何的大赛都多。为何会如此?韩国《亚洲经济》2月23日的一篇报道给出了“答案”。

韩国《亚洲经济》2月23日报道称,不少分析认为,除了选手们出众的实力外,赛场江陵冰上运动场优秀的冰质也是功臣之一。

报道称,在冬奥会的冰上比赛中,赛场的冰质对比赛结果有重要影响,说能左右胜负也不为过。冰的质量越好,选手在比赛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小,破纪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点击进入下一页

2月23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奖牌颁奖仪式在韩国平昌举行,中国选手武大靖在该项目上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图为武大靖在获颁金牌后手指胸前五星红旗。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报道罗列了破纪录的各国选手,其中包括为中国队夺得首枚平昌冬奥会金牌的武大靖以及另一名中国选手任子威。

在19日举行的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金牌得主挪威选手洛伦岑以34秒41的成绩夺得冠军,以0.01秒的优势战胜韩国选手车珉奎,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20日,韩国选手林孝俊在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决赛中,以2分14秒485的成绩破奥运会纪录夺冠。

22日晚,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名将武大靖以39秒584摘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武大靖之前在预赛中就已经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在1/4决赛中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决赛中再次刷新自己创造的纪录。

在1/4决赛决赛,中国选手任子威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

报道称,江陵冰上赛场的冰质之所以出众,是因为它经历了250次以上的反复结冰。赛场上冰的厚度为5厘米,但这5厘米不是一次浇水冻成的,而是在一次在地上喷洒少量的水,冻成的冰的厚度为0.2毫米,共喷洒了250次的水,才形成了5厘米的冰。如果一次性洒水浇完冰场,水中的氧气会增加,结成冰之后强度不够。

此外,江陵冰上赛场中还有尖端的制冰系统,保证冰的厚度不出现偏差。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选手 平昌 决赛 各国 报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