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琼州海峡“雾堵”引发中国网络舆论关注文明出游话题
综述:琼州海峡“雾堵”引发中国网络舆论关注文明出游话题
中新社海口2月24日电 (记者 王辛莉)始自中国农历春节黄金周后半程的琼州海峡大雾灾害天气,导致上万辆出岛车辆滞留海口;而且,拥堵情况预计还会持续数日。“雾堵”之下,一些旅客的不文明行为被曝光,“公民道德素质”由此成为近日网络舆论焦点之一。鞭挞陋习、倡导文明出游,成为网民普遍共识。
自2月19日至今,琼州海峡经历了一场67年未遇的大雾,待渡时间从几小时至三十小时不等。“雾堵”一时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某新闻客户端《海口万车滞留!排队车辆如银河战舰》一文的留言竟有逾万条。
这期间发生的一些不文明之事亦引起网民注意,如:滞留车辆集体鸣笛,垃圾遍地,有人随地便溺,一个人欲领四份粥遭拒后向志愿者泼粥,有乘客从车窗伸手抛物遭网民搜索……
近年,中国网络舆论曾多次因具体事件而引发国民素养大讨论。2013年,有游客在杭州西湖和法国卢浮宫水池泡脚引发舆论热议后,官方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动倡议”;2015年,故宫红墙上被发现仍有人涂鸦“到此一游”,再次掀起舆论对于文明出游的讨论。
经过三年时间全社会动员参与,海口去年底刚拿下“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两项荣誉称号。面对此次“雾堵”下的不文明现象,有海南媒体发文呼吁“岛外游客和海南居民都要克制,齐心共渡难关”。

海口全城抗“堵”。众多市民、企业自发上街当志愿者,为受困旅客免费提供简餐、热水。沿途小区居民邀请游客到家里吃饭、洗澡、使用卫生间。海南网民“大雁向南”说,鸣笛、泼粥……这类人毕竟是少数,海南要做好自己。
一位被堵了24小时的游客看到海口警察和环卫工人忙到凌晨才吃上盒饭,在朋友圈发文感叹“大家都不容易”。有游客在一篇相关报道后留言“我是其中被堵的一员,14小时后顺利离岛,感谢美景,感谢海南的志愿者”。这位游客打包带走了等候时产生的垃圾,“人人理解,社会会更和谐美丽”。
一位在三亚过年的外地游客“高”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到处旅游,但环境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不仅国家要强大,人的素质必须提高才能匹配。有网友建议建立游客“负面清单”。网友“浪淘沙”则认为,公民素质的提高,仅靠自觉远远不够,须用法律手段,让低素质行为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不断推动素质的提高。
有人说,此次海口大堵车可谓一堂城市文明的“公开课”。网民“登高望远”希望“借此来一场文明大讨论吧”。
海口市社科联主席、海南大学教授詹长智认为,此次“雾堵”过程中,少数游客因环境遇挫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性行为,暴露出部分国民在自身修养上有待提升。自驾游愈来愈成为国民出游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文明大讨论是必要和有益的。
编辑:曾珂
关键词:琼州海峡“雾堵” 文明出游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