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车站弃子”为谁敲响了警钟

2018年02月24日 15:28 | 作者:孙思可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爸爸不来接,可能是太忙了。”2月21日,大年初六,是小女孩依依(化名)6岁生日。这天下午,她的母亲可能因琐事和家人闹矛盾,一气之下,将她丢在长沙火车南站的落客平台,自己坐高铁去了武汉。民警辗转联系上孩子的爸爸,对方也说没时间来接。(潇湘晨报 2月23日)

本该是一家人团聚的好日子,却因为父母之间的矛盾险些成为“悲剧”。这不奇怪,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有一时冲动的时候。“车站弃子”几乎每年都在全国各地车站上演,本是家家户户团圆日,却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矛盾,闹出了一幕幕“悲剧”,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句话描述春运中奔波的人们最合适不过。在火车站这片陌生的地方,着急赶火车的,找不到票急得满头大汗的,安检口因为小包不过安检而争吵的,小两口闹矛盾的,孩子跑丢的,如此种种,随处可见。总结一点,国人的出行,还是缺乏一定规划性的。中国人的性格是团结,稳定,按部就班的,并不适应突然或急剧变化的环境。在遇到紧急情况,事态的发展不受自己所控制时,很多人缺乏一份从容和担当,这就导致了很多例如“车站弃子”似的闹剧。新闻中的小女孩还在为爸爸辩护,说他忙没时间来接。两个成年人竟连孩子的宽容都比不上,中国年轻父母的家庭观念,确实该好好补习了。

而孩子的家长们在反思的同时最该感谢的就是这些素昧平生的铁路公安和车站工作人员,他们不仅把孩子接到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而且通过多方联系,努力和家长沟通将孩子安全送回。要知道,没有什么事是别人一定要做的,铁路作为运输性质的企业,在这点上无疑体现了一份“大国重器”该有的担当。缺乏责任心的年轻人,倘若再不警钟长鸣,那下一次任性的结果将是无法挽回的。

《红海行动》的片尾说的好“在海外的华人,不管你遇到什么危险,你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这体现了祖国母亲对人民的一份责任和承诺。丢孩子的父母们,你可曾想过给孩子一份责任和承诺?如果没有,请反省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国父母”。

在为尽职尽责铁警点赞的同时,也希望年轻的父母们主动担起守护孩子的那份责任,让“车站弃子”的闹剧不再上演。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车站弃子 敲响 警钟 父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