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一线城市“空巢青年”返乡记: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一线城市“空巢青年”返乡记
“空巢青年”,独在异乡、独自租房、过着独身的生活。据媒体报道,当下中国“空巢青年”已超过5000万人。常年远离家乡,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努力打拼。然而,这看似远离的故乡,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春节期间,本报记者采访若干“空巢青年”,记录他们返乡后的见闻与感受,在他们与家乡既疏离又亲近的矛盾关系中,再现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编者
北京-山东
“我们是独自迁徙的候鸟”
本报记者 张千
狗年春晚,让很多空巢青年深有感触的是一首名为《我的春晚我的年》的歌:“有人上大学,有人外地上班……不管亲人隔再远,都围绕这圆桌转。”孤身一人在外求学、工作,只有春节假期才回家团聚,是中国5000多万空巢青年的真实写照。
在北京工作的90后教师阿杰,和两个同事合住在学校提供的房子里。不大的面积,让生活略显拥挤。上班靠步行,出门靠地铁,刚拿到北京户口,摇号买车对她来说更是遥遥无期。
“有房有车是家乡县城大部分家庭的标配”,放假回到山东日照老家的阿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阿杰家乡的亲朋好友,住房面积多在八九十平方米以上,更富裕的有超过100平方米的大房子。
很多奋斗在大城市的空巢青年几乎“一无所有”,家乡亲友的生活却相当富裕又舒适,物价和房价的天壤之别,在青年的心里产生了巨大落差。
家乡人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看法,也让阿杰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间的矛盾对抗。她说:“家乡人面对没对象、没结婚、没孩子的‘三无青年’,总有一种淡淡的担忧。”和阿杰同龄的年轻人,几乎都已结婚生子,有的早已生完二胎。阿杰回说:“每当和我这个未婚的人谈论二胎,嫂子都有一种‘自豪感’。”
随着空巢青年人数的增加,30岁未婚或没有恋人的情况在大城市已较为普遍。但阿杰家乡的人们始终认为:年轻人事业做得再好,只要还没结婚,就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2017年,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空巢青年小冯,跟随单位项目更换驻地,在湖南、吉林两省分别独自生活了半年。2018年春节,小冯回到老家,这个位于华北地区的二线城市,让小冯感到了不小变化: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出现了堪比大都市的现代化商区;大年初一商场、饭店人来人往,这与以往走亲访友或在家中团聚的习俗大不相同;禁鞭炮、禁赌等一系列地方新规的出台,也让过年期间的小城变得更加平和有序。
不过,目睹家乡欣喜变化的小冯仍然认为:“家乡人总体素质和大城市还存在差距,回家工作不会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一方面是空巢青年不愿回家乡工作,另一方面,家乡人对空巢青年留在大城市打拼的想法也不能完全理解。不过和之前相比,阿杰说:“家乡人已越来越不羡慕大城市的生活了。”
远离家乡、在广东求学多年的小华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是独自迁徙的候鸟。”“回家”,已成为他们心中一种极具仪式感的行为。
上海-江西
“想回去,没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 吴丽蓉
“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着戏曲品着茶抖着脚,顺便看看家乡的报纸办得怎么样,腾出空儿来还得逗逗家里的大黑狗……”春节假期间,网上流传着一个这样的视频,引得众多返乡过年的90后“空巢青年”表示“就是我本人了”。
1991年出生的申思辰,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假期回到家里也过着与上述段子类似的生活。除了偶尔参加亲戚朋友家的宴会,或者陪父母散步,其余时间她很少出门。在她的家乡江西省余干县,冬日一如既往的阴冷,“家里蹲”的她身着加厚睡衣套装,常常瑟瑟发抖地坐在床上玩手机。偶有阳光出现,便赶紧出去晒晒太阳。
按照家乡的虚岁算法,过了年,申思辰就28岁了,在当地已是令家中长辈担忧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在上海,她和两个研究生同学合租,周末、假期会一起做饭、出去玩,这让她觉得自己甚至算不上“空巢青年”。“只是在年前的那几天,室友都提前回家了,我才觉得有点孤单。”她说。
在申思辰目前的规划里,已经拿到上海户口的她,未来在上海扎根是第一选择。然而,较大的工作压力和高昂的房价让她没有十足的把握。事实上,她的两个室友不久以后都将离开上海,一个回老家一个去武汉。申思辰也考虑过回江西,但想回的不是家乡县城,而是离家近的省会南昌。
其实每年春节回家,申思辰都能切实感觉到家乡县城的变化。“城区的规划在往大都市的方向走,引进了新的大型商场。今年在建的高楼特别多,去农村能看到的也全是一幢幢的楼房。 ”但她认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城区外观变化的速度,要是回来,她估计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要么当老师,要么考公务员,还有些去银行工作。”在申思辰的中学同学里,留在家乡的以从事这几种工作居多。他们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房车齐全。“我以前的同学里,读研的没几个,现在还单身的也没几个。”
然而她大学以前的同学们,选择去外地工作的人更多,北上广深或周边省市都有。她认为,这还是因为外面的工作机会更多,而且很多人都愿意趁年轻多在外打拼而不是图安稳。就她个人而言,在上海工作的确会比在老家更辛苦,“但是大城市能获得的眼界、信息、资源都更丰富,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对于下一代也更好。”
申思辰买了大年初八的火车票回上海,将继续自己的单身租房生活,为自己想要的未来持续奋斗。(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使用化名)
广州-河北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本报记者 兰德华
2月14日,农历狗年除夕前一天,西方的“情人节”。之于孙婷婷,这一天是个尴尬的日子,身为“单身狗”,在这样特殊的时间,她还在加班。孙婷婷,就职于广州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今年30岁,老家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向的张家口市蔚县。
下午4时许,手机震动一下,她习惯性地将视线从电脑的大屏幕移到旁边的手机小屏幕:闺女,几点下班?行李收拾好了没?来得及赶飞机吗……
这是母亲发来的。母亲其实很少给女儿发微信,因为她知道孩子工作忙,怕打扰女儿。
下午5时许,她完成了节前任务,拖着工位旁早已收拾好的拉杆箱,直奔已到公司楼下的顺风车。
“回家,对于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是一个欢喜又忧愁的话题。”家,就是那既想逃离,又想回去的地方。孙婷婷说。
深夜,12点,孙婷婷终于回到了家中,父母听到楼道脚步声,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女儿。瘫在母亲铺的温暖柔软的床上,这个工作中常常晚上10点才下班,手机24小时开机的白领,终于可以卸下一年来所有的负担,沉沉睡去。她说,“只有回到家里,才能彻彻底底地放松。”
2月16日,大年初一。按照当地习俗,一大早要给亲戚拜年。而这是春节最让她头痛的一项“任务”。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怕拜年。
“过了年就30岁了吧。”“处对象了吗?”“我们单位有个小伙子,家庭条件不错,人也老实……”
年年有今朝,面对亲戚的“直接而残忍”的关心,前几年,孙婷婷会尴尬的不知所措,如今,她只微笑着,不停地点头说“是,是”,像个“佛系青年”。
热心的大姑妈甚至当天就要给她安排相亲,硬是被她拦了下来。“婚姻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孙婷婷被亲人们过度的关心,搞得哭笑不得。“但我理解他们都是好心。”
想想自己30岁还未婚,最对不起的是父母,爸爸常对她说:“等你结婚了,爸爸就没负担了,我就带着你妈,全国各地走走。”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她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大年初三,高中同学聚会,获悉在老家生活和工作的同学们,2017年不少人都要了二胎,多数人有房有车。
而自己这个在一线城市搞金融的“白领”,没车没房没结婚,成了“三无青年”。
“老家尽管收入不高,但消费水平低,幸福指数很高。”但孙婷婷也常听同学们叹息,“不像你在外边见世面,我们一辈子也就这样。”
走亲访友,闲谈中她感受到了故乡的变化。由于津京冀一体化,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县城的剪纸一条街的店铺里,很多北京人在询问价格。暖泉古镇的民俗“打铁花”据说今年春节吸引来了法国200多人的旅游团。
从当村官的表弟那她得知,由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很多山里的亲戚节前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
人多了,车多了,方圆不到十里的县城现在堵得水泄不通,小城市也患上了“大城市病”……
7天假期,短暂而劳累,同时信息量也很大。
2月21日,蔚县长途汽车站,孙婷婷在母亲和父亲的陪同下,登上了发往北京的客车,她要去北京坐飞机返回广州。今天大年初六,是返京高峰。车窗外,人潮涌动,透过车窗,她看到父母被人群包围,伫立在原地盯着车上的女儿,久久不忍离去。
“回去吧。”她隔着玻璃喊了一句,声音似乎哽在喉咙,没有传出去。父母仍在原地。孙婷婷回过头来,泪水打湿了双眼。
到广州工作5年,每年春节,这一幕似乎都在重复。她知道,有些东西在变,有些东西,可能永远不会变。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一线城市 空巢青年 返乡记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