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数九”知识你知道多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上官云)每年冬季,时常能听到人们提起“数九寒天”,以及“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那么,什么才是“数九”?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数九”不是节气,可算作是古人发明的一种计时方式,同时还衍生出“九九消寒图”等娱乐方式,借以计算、消磨漫长的冬季。
每到冬天,常能听到“数九寒天”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数九”呢?
一般认为,那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节气,又叫“冬九九”,从冬至开始计数,称为“交九”,此后每9天为一个单位,叫做“九”,等过了9个“九”,加起来是81天,谓之“出九”,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根据古籍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存在了。梁代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文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曾有人好奇,为啥是数“九”而不是数“二”、“三”、“八”等数字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逐渐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
那么,为何会有“数九”出现?王娟分析,可能是因为古代取暖条件比较落后,对他们来说,寒冬对生存很大的威胁,人们希望它能很快过去,而且农耕社会,进入冬季后基本已经没有农活,所以古人慢慢发明“数九”的计时方式,同时还有一些消遣娱乐的活动,用以打发时间。
比如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九九歌”(即“九九消寒歌”),不止吟诵起来合辙押韵,还形象地描述了从冬至到第二年春分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甚至农业上一些耕种规律都有所体现,如同北方很多地区流传的那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王娟说,由于各地物候不同,所以每一地的“九九歌”也会有所差别。
与“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是“九九消寒图”,分为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
比较有趣的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既能计算时间,又能当做一种精美装饰品。
“现在的御寒方式、条件比古代有了很大改变,但冬天的物候、气候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数九’以及‘九九歌’对人们的生活依然有参考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传统。”王娟说道。(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数九 数九寒天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