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关于我国应对美国减税法案的建议

2018年02月26日 10:28 | 作者:周 菁 |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分享到: 

前些时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30年来美国最大规模减税法案,这将给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带来巨大的影响,姑且不论美国国内的影响,美国企业的得利是势在必行。但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美国减税法案的出台,是否也倒逼中国必须出台相应的减税政策?从税收结构和国情来看,中国无需采取大动作,也无需通过大规模减税来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中国税制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不同。我国的税收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来自于间接税,即增值税、消费税等。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全国“增值税+消费税(包含进口环节税收)”税收收入7547亿元,占所有税收总收入的53.18%,而企业所得税收入为4091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26.55%。本次美国的税改法案,最主要的核心就是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我国的税制也决定了尽管企业所得税在税收总量中占比较大,从税收总量来讲,还比不上增值税。因此,我国也没有必要针对美国的减税法案而照搬模式进行大规模减税。

二是中国的企业税收负担已经在一个很合理的范围。当前,我国的税收大部分是由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所组成的。其中,增值税的最终负税人为最终的消费者,企业在增值税的缴纳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角色,再加上增值税的抵扣制度,实际由企业缴纳的税负并非很高,再加上营改增全面实施,所有环节的抵扣链已完全打开,由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税收红利也日趋明显。虽然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但是《企业所得税法》中有许多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减按15%的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使得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真实税率往往远低于25%,而本次美国减税法案中,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35%降为21%,相比之下,中国的税率并没有很大的劣势。

三是中国的税收政策关键不是在于政策制定而在于落实实施以及正确宣传。税收政策的落实,除了靠税务机关宣传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靠企业自身去学习、运用。从基层管理中小型微利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许多的中小企业,对于享受优惠政策态度并不积极甚至抗拒,往往是觉得享受优惠政策,申请退税流程麻烦,害怕税务机关查账等心理,因此大多选择放弃享受优惠,导致政策不能落实,直到国税“金三”新系统的上线,通过大数据比对,提醒纳税人不得不享受该优惠政策,才使得相应的政策得到具体落实。相关的案例也在其他优惠政策未得到落实的领域比比皆是。此外,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税收政策断章取义,将中国税负无限夸大,还通过数据以错误的计算方式误导大众,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而税务机关的宣传,更多的是宣传税收政策,而税收政策都是抽象的、理论性的,相对不太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加深了大众的误解。

为此,建议:

1、 加快落实推进税收法定。从现有的税收制度来看,除了少数税收已经形成了法律(如企业所得税法等),大多数税收还依旧停留在条例、规范性文件等层面,尤其是最主要的税种——增值税,其主要依据为《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人大立法制度已经基本完善,全国人大收回给予政府的税收立法授权已经是时候了。一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税收行政法规应该由全国人大转化为正式法律,而一些由政府滥用授权随意开设的税收项目则应该及时废止。在这同时还应规定,以后政府再也不能不经全国人大讨论同意就开设新的税收项目,确保税收法定原则。

2、 加大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将税务机关的系统融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全面扫描企业情况,对于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应主动对接,在申报端口及时提醒企业,并由基层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进行沟通、反馈。要提高整体办税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方面,可借助会计继续教育平台,由税务机关委托财政部门,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加入最新政策的必修课,提高会计的税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在纳税人报税申报端提供最新政策的提示和链接,在每月申报时提示一次,吸引他们主动学习。此外,要加大税务宣传的政策化、具体化。每年的税收宣传月,除了宣传相应的税收政策以外,应加入更具体的案例、数字分析等,将抽象的税收语言转化成让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字,让税收政策能更加深入人心。

3、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归属感、满意度。以目前我国的税率来看,即便是对税改后的美国,依旧保持着相当大的竞争力,但是要留得住企业,更重要的还是让企业有归属感,让企业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除了税收外,还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包括了政府办事效率、开放程度等。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改革,简化审批制度,降低准入门槛。要加快企业注册的效率,缩短企业从查名到开票经营的时间,简化企业退出市场(注销)的手续,方便企业的准入准出,探索灵活的创业方式,鼓励以个人方式参与经营,提供临时经营便利等,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留住企业的心,留住投资人的心。

(作者系上海市统一战线建言献策专家、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十二所科员)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企业 税收 美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