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药科技医药科技
人工智能构建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助力新型医疗联合体建立
人民政协网北京2月26日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较薄弱,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建立大医院带基层医院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新型医疗联合体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可能。借助于人工智能平台,通过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构建,三级医院的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与二级医院的北京丰台区铁营医院建立了新型的医疗联合体。
这一模式借助的平台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混合神经元技术所开发的“超云”乳腺和甲状腺超声诊断系统。
“对于乳腺和甲状腺肿瘤而言,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辐射、无创伤、经济价廉的检查手段。定期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及甲状腺肿瘤的首选筛查手段。然而,超声检查对操作医生的技术依赖性强,而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优秀的超声医生稀缺,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生因为经验不足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将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技术应用于乳腺和甲状腺超声影像的辅助识别,这将有效提高乳腺和甲状腺肿瘤的诊断精准度。“超云”项目负责人林江宇说。
““超云”计划的整体思路有别于其他的人工智能识别模式,提出了全新的HAI模式”。林江宇说,“HAI模式,即混合人工智能模式——现在很多公司单纯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给出的诊断报告中只有结果,而没有列出判断的理由与过程,这样的结果即便精准度很高,也不适合医生使用。因为深度学习模型架构本身是个‘黑盒’,人们无法知道其过程;而医学不仅仅是结果正确,更强调过程的严谨。对影像的诊断需要按照医学指南做严谨的推导,在报告中给出对影像的判断依据与结论。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使用未知成分的药物治疗患者一样,尽管这种药物有效。而“超云”的智能诊断系统将特征提取、多级检索、深度学习等技术相结合,可以让报告中的结果有理有据。
2015年8月 “超云”项目组在北京、长沙、沈阳进行了共计100余位医学专家的方案调研,获得了专家80%的肯定和支持。随后2106年8月“超云”人工智能混合神经元系统由“超云”CTO翰林率领团队开发成功,并开发出乳腺肿瘤超声影像原型系统。
2016年该项目获得四川大学医学影像科研实验室负责人林江莉副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的支持,无偿帮助该项目技术上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中日友好医院超声诊断专家李程教授和普外科专家花瞻博士,一直在对乳腺和甲状腺肿瘤的精准诊治上不懈努力,同时也一直在寻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2016年两位专家在仔细的对比过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后选择了“超云”作为合作对象。并对系统的医学专家系统识别单元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017年3月“超云”第一代乳腺超声影像识别系统开发成功,首先由中日友好医院李程教授和花瞻博士进行了试运行,获得良好反馈。在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下,于2017年10月在北京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究性试用。
“系统的出现,多了一个帮手,不是把医生变得更懒惰,而是引发了医生对超声影像识别的进一步的系统和深度的学习思考,有了智能帮手,人的识别技术也在进一步的提高”。李程教授说。花瞻博士也说出了他的体会, “近一年手术的患者精判断准度提高很快,现在95%以上都是恶性的患者”;“随着识别的精准,我们现在已经能对超早期的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干预”。
2017年底华西医院的超声专家,对“超云”1.0版进行了近400例的独立验证,确认“超云”1.0版技术漏诊率8.64%,误诊率17.24%;并最终选择了“超云”技术进行即将开始的课题合作。该项合作预示着华西版“超云”乳腺超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的诞生。
“超云”2.0版已于近期完成,相对1.0版增加了医生的在关键点的干预控制,使得医生不仅仅获得了智能软件的判断,并且还能与人工智能交互协同,充分的适应了医学这个特殊领域的要求。从应用的场景来看,1.0版技术更适合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2.0版更适合有经验丰富的医生。
借助“超云”乳腺超声人工智能系统,李程教授和花瞻博士通过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开始对基层医院进行业务交流和指导。李程教授和花瞻博士是中日友好医院肿瘤多学科团队(MDT)成员。团队成员由外科、肿瘤内科、肿瘤中医科、放射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组成。花瞻博士说:““超云”的应用构建了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全程管理,“1+2+3”模式。基层医生配置MDT后能增强其的筛查能力,降低三级医院专家的指导强度,使“1+2+3”模式能轻松起步。“
何谓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简单而言是借助基层、二级、三级医院的医联体的框架,以二级医院为分诊中心,联结基层医院和三级医院。基层的超声医生借助“超云”,在三级医院超声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乳腺和甲状腺肿瘤的超声筛查工作,发现的疑似患者由二级医院组织多学科团队(MDT)进一步的确诊。确诊的患者自主选择在二级医院或三级医院,由MDT团队实施治疗。治疗后的患者由MDT团队中的社区医生进行随访。
“这一模式不仅符合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是医联体的有效落地模式探索;对于患者从一开始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精准的个体化模式,患者的能极大的获益;从医生的角度,多学科联合团队,能帮助不同学科的医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又各自分工明确;通过团队的日常工作能把诊治,科研,教学融为一体,帮助各级医院的医生高水平的完成医疗任务;对于医院能更好的分级服务患者,形成各自的定位,资源共享,医院也获得实在的发展。“北京丰台区铁营医院院长刘继霞在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模式调研沟通会上说。
人工智能超声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加上MDT团队的“1+2+3”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模式,相信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也能极大的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节约社会的医疗支出;对于医生们从单打独斗到协同配合,再加上人工智能,使每个人的医疗技能,学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超云”及其背后的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或许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成功典范,当然前面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需要克服,我们期待“超云“及其背后的“1+2+3”超级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全面推广与应用。
(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人工智能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新型医疗联合体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