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李梅委员:“挖掘戏曲文化的旅游价值”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赵莹莹)“双手一比划门就打开了,舞台上跑几步就是行军万里,戏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认为,“戏曲进校园”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培养从业的年轻艺术家;另一条腿要伸向学校,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接触戏曲,特别要多多感受我们的地方戏。地方戏就是地方的血脉,就是我们的基因”。
资料图 新华社发(张博文 摄)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继呼吁加强师资力量、更好推动戏曲文化走进校园之后,李梅委员今年的提案依然围绕戏曲艺术自身发展与传承。
在国家倡导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也走进学校搞了一些兴趣班,目前已初见成效。正是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逐渐回暖的兴趣,让李梅发现了戏曲的又一个发展机遇,即挖掘戏曲文化的旅游价值,打造戏曲文化旅游景区,借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形式,开拓戏曲旅游市场。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越来越热,许多游客在旅游的时候,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希望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渴望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陕西是旅游大省,也是戏剧大省,地方剧种多达30多种。以此为基础,李梅推陈出新提出,在建设文化陕西的过程中,大力开发戏曲文化旅游市场,不断挖掘戏曲文化旅游价值,将秦腔等传统戏曲魅力与陕西丰厚而独特的旅游资源相融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陕西有秦兵马俑、有华清池,这些都是有戏、有故事的。像兵马俑,有《千古一帝》,华清池有《长恨歌》,把地域的旅游文化产业与地方戏曲结合,在旅游景区实地演出,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本土文化特色的了解。”李梅强调,戏曲作为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赖,将其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打造优质的文化产品,形成“旅游+文化”的模式,能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活力,让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共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戏曲 文化 旅游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