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式英语”走进牛津词典?汉语拼音立大功!
“你好”(Nihao),来份“饺子”(Jiaozi)!可以用“人民币”(Renminbi)或者刷“支付宝”(Zhifubao)吗?——如今,在英语圈国家,这些话咱直接用汉语说出来可能也好使了!

中国外文局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中说:汉语拼音实施60多年来,以此为载体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中文词汇不断增加,甚至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过去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现在被汉语拼音替代。比如饺子,还记得小时候英语老师教这个词必须说成“dumpling”,现在直接说“Jiaozi”就行!
不信?去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找找看,有没有“Jiaozi”这个词条。
此次调研发现的另一特点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
报告列举了海外认知度最高的100个中国词汇。榜单中,共有15个经济科技类词汇入选。
其中,“元”“人民币”跻身榜单前十位,且已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红包”“支付宝”“网购”等因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词汇在年轻群体中有较高的认知度。

报告说,以汉语拼音形式直接外译的文化词汇在榜单上表现颇为抢眼。
有意思的是,尽管“春节”“功夫”“胡同”等文化词汇早已有较为固定的英文译法,但其拼音形式的直接外译,在使用频率和受认可度方面正逐渐与英译形成竞争关系。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的节日民俗、先贤思想、传统美食等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世界。?
无独有偶。《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作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2月27日在英国《卫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虽然当今世界1/4人口在使用英语,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俄新社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他在1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说,在美国或欧洲,大学生们花了很多钱去学汉语,不只是普通话,还有各地方言,比如广东话。
“他们需要这样做,以免跟不上离开中国经济就走不动的当今世界。”
同时,强大的日常生活文化也在外国人中流传。例如,将各地连接在一起的面条。散发着醉人香味的中国佳肴也走入寻常百姓家。

所以……煎饼果子要不要先来一套?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式英语”走进牛津词典 汉语拼音立大功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