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邓清河委员:农产品“进门”先过“质量关”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徐金玉)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市场准入的“把关者”。来自香港,一直从事农贸批发市场经营的全国政协委员、宏安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邓清河认为,在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前,应设立标准化门槛,由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机构担当“把关者”,把控质量安全。
网络图
“公信力”一词,被邓清河反复提及。在他看来,香港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对成熟。“香港的检测检验机构都具有牌照,且在消费者眼中,很有公信力。只有具有公信力,他们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才能真正对生产者起到约束作用。”
检测需要标准。邓清河认为,目前我国内地农产品恰恰缺乏具体的市场准入标准,政府和相关机构亟须制定标准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我国内地农产品种类繁多,且南北方差异大。我建议可以先从大宗货物入手,挑选流通量大的农产品,像白菜、芥蓝、胡萝卜等,先设立标准,再逐步进行推广。”邓清河说。
“如果产区农民习惯了流向市场前,产品有人检测、化验,也清楚产品不合规后,就进不了批发市场。那么,他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就会注意对违规农药的使用,并会认真遵循质量安全标准。”他建议,日后无论是产地的批发市场,还是销地的批发市场,都应在农产品“进门”前,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的检测检验。
农产品进入市场后,流通阶段的“质量关”,同样马虎不得。
“像在香港,物流当中的冷库冷藏非常重要。”邓清河以五星级酒店订购沙拉菜为例,他们会要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如果中间高过这个标准,食品就有可能会坏掉。
“因此,产品从产地冷库到中间运输,再到销地冷库,到最后一公里送到消费者家里,都是有监控的。香港的冷库也要有牌照,它的运输有严格的标准,同样要保证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关 检测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