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委员发言>第2次发言 第2次发言
屠海鸣:聚焦“和”文化 提高精准度 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效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屠海鸣委员作大会发言。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就是让全世界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形象和价值观。这里和大家分享两个事例:
一个例子是一段名叫《这就是中国》的音乐短片广受关注。主创人员是成都一个说唱乐队的四名“90后”。该片以普通公民的视角解读中国,不仅有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也涉及腐败现象、“毒奶粉”事件,还有对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的充分展示。这个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点击量很快超过700万,得到诸多外媒广泛报道。这四名“90后”说,创作的初衷是想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一个例子是《黄鹤楼童话故事》走红德国。一位武汉的媒体人移居德国后,发现德国70多个城市有童话故事。于是以龟山、蛇山等武汉元素为童话角色,创作了《黄鹤楼童话故事》。这本书一经问世,就被德国图书馆、儿童博物馆收录。她还将这本书介绍到414家实体书店、14家网络书店和德国没有开设中文课的学校。在她和朋友们的推动下,武汉和杜伊斯堡结成友好城市,德国第一列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火车也取名“武汉号”。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到底是什么形象?大体上有“三个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总体上看,许多人对文化中国非常喜爱,包括武术、书法、美食等;对经济中国,褒贬不一;对政治中国,则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本能排斥。
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矛盾心理,症结在于,他们搞不清楚文化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的内在逻辑。怎样打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呢?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十九大报告中寻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点、方法和路径,要以价值认同为目标,用“和”文化理念来阐述中国和平崛起,用中国精神来解读中国发展变化,用中国百姓故事来印证中国制度优势。
为此,我们先要明确“传播什么?”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把“和”文化作为海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以仁为体,以和为用。”我们有完整的和谐发展观。比如自我的和谐,“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比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为贵”“和气生财”“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再比如,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重要价值观。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文化统领,可打通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了“传播什么”,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谁传播”“谁来传播”和“怎样传播”。
“对谁传播”。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海外传播有得有失,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在“细分用户”上下的功夫不够。为此,我们应该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将传播对象细分,针对不同传播对象,采取不同策略。
“怎样传播”。我们应该改进传播方式。比如多呈现事实,把裁判权交给受众;用小故事展示大道理,以文化和学术交流代替大规模宣传活动,让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更亲和地被海外民众接受、理解和欣赏。
编辑:张萌
关键词: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