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推动国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回应国企改革热点问题

2018年03月11日 09:22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企改革一直是每年两会的热点问题,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如何发力?国有资本如何做强做优做大?3月10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围绕国企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

记者会上,肖亚庆表示,去年重点推进10项国企改革试点,新的一年,改革重点要向基层延伸。在监管方面,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使监管职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

肖亚庆表示,今年要按照中共十九大精神要求,把已经确定的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的落实往深里推、往实处做。

———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10项改革试点要在前期成效基础上拓展。目前在集团层面试点的要向各层次子企业延伸,目前二级、三级子企业试点的要提升到集团层面。同时,国资委今年将推出“双百行动”,将单项试点向承担多项改革任务的综合改革推进。

———推进集团股权多元化和混改。在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推进集团股权多元化和混改,使得治理结构能够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经济实体能够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

———推动央企集团层面和专业化战略重组。目前,一家央企多个专业、一个专业多家央企的情况,不利于效率提升。要通过重组推动解决这个问题,对已重组的企业,要更关注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

———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国资委要与地方国资监管部门一道,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剥离和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分类改革三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肖亚庆表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央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做强实业,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点;持续“瘦身健体”,始终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发展目标。

“‘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瞄准世界先进企业学习,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肖亚庆说。

严控央企负债率和海外投资

肖亚庆表示,目前“化解重大风险”已被列为央企工作的首要任务,央企负债水平已得到有效控制。

“总的负债水平稳定的同时,一部分中央企业负债率高的风险依然存在。加大风险控制,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仍然是今后很重要的任务。”肖亚庆说,对此要强化分类管控,针对工业企业、非工业企业和科研企业,分别制定不同警戒线。同时,盘活存量资产,对与实业、主业不相关的资产,要进一步盘活。

肖亚庆说,下一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要在原有基础上向前迈出更坚实步伐,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国际化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在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化比原来更难,国际化进程风险更多,央企国际化比例还不够。这个过程是学习实践的过程。

肖亚庆表示,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贸易全球化、投资便利化会给所有投资者,以及所有接受投资的国家和居民带来好处。“我们推进国企改革的重点,就是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我们鼓励企业国际化,但是否投资、如何赚钱,取决于企业的决策,属于市场行为。

从三方面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和世界一流企业比,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肖亚庆说,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将向先进的国际企业学习,切实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

肖亚庆坦言,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央企国际化更难、风险更多,对监管也是新考验和重大课题。下一步,将支持鼓励央企“走出去”,并完善央企国际化中的监管措施。

关于市场格外关注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肖亚庆说,这个过程是开放的,乐于看到国外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国企混改保护各类投资者的权益,要在实践中使投资各方都能够按股权行使表决权、经营权和处理各项事务的权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于试点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开放也是坚定不移的。

肖亚庆表示,落实国企质量发展要求,第一是要做强实业,推动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第二是要使资源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第三是进一步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高运行效率;还要进一步大幅度压缩过剩产能,抓好“处僵治困”工作,完成“僵尸企业”的出清。

编辑:秦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