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王茂虎
良好的国家形象除了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还需要高水准的对外传播能力与之相匹配。中国凭借自身实力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为了让中国发展好故事、全球治理好声音准确、全面地传递到应该到达的地方,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网络图片
高屋建瓴看外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理论阐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外传播和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对外宣工作的最新要求。我们只有站在全局高度看外宣,其内容才不会“跑偏”,形式才不会走样,监管才会更有力,人才培养才会更有序,我们也才会更有立场,更加从容、自信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好故事、好声音。
加强对外信息传播针对性和主动权。尽管当下国际舆论仍未彻底打破“西强我弱”的格局,但仍需要把握好中国稳健发展的大好机遇,以突发事件为突破口,以重大事件为抓手,以讲述真实故事为常态,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介绍中国、阐释中国发展。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可以用好这一契机,结合外国受众的具体需求,讲述40年来中国人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变化,为外国读者还原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图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使他们产生“共鸣”。在主动发声的同时,针对不同国籍受众群体的认知程度和阅读习惯,选取不同的讲述角度及呈现方式是提高传播有效性的关键一环。
全媒体力量为外宣注入新鲜血液。在全球化潮流中,日新月异的科技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全媒体时代,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不应只追求媒体渠道全覆盖等形式上的满足,更应结合海外受众的接收情况、阅读偏好,提供“最适”传播,做到“恰到好处”“润物无声”,收到事半功倍、掷地有声的传播效果。同时,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对外传播媒介发展已远远超越传统管理范畴。因此,加强监管,培养专业、合格的外宣人才也是外宣事业发展的又一严肃课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现阶段外宣事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做、怎么做是外宣工作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只有中国对外传播能力提上去,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才能更稳固,我们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中国声音才能传得更真,中国才能真正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惠及各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早日实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译审)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中国 故事 对外传播 新时代 文化软实力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