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刘玉村委员:我国医改难主要来自三方面原因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今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刘玉村在谈到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时说,他认为难在三方面原因。一是有限度的财力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评价跟个体感受之间是有差异的;三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以下为记者会文字实录:
记者:我想提问刘玉村委员。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7次提出到了“医”这个字,并且明确提出要下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现在新医改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进入深水区,想请问您觉得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刘玉村:首先感谢记者问了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世界上一个共有的难题。在当今的世界上,说的最多、声音最响说医改有两个大国,一个是发达国家美国,另外一个就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家可能从各种媒体上都看到,美国三任总统都非常关注医改,克林顿总统甚至让夫人牵头来做医改,一直到现在的总统仍在持续关注。我觉得美国的医改还在路上,当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作出特别多的努力,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难题。如果说难在哪儿?我个人归纳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限度的财力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刚才讲到教育,我个人认为学前教育,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教育,从小一直到大学毕业到底得花多少钱,我觉得有一个基本标准,可以算得出来。但是,医疗是个无底洞,同样一种疾病可能花不多的钱,也可能花未知数的钱,因为医疗方面涉及到健康问题,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评价、来说。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病人,他说要不惜代价救治父亲。现在科技的含量、新的材料、新的生物制药产品的出现,给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世界上大概分三类国家,美国投入了它GDP的15%到17%也没有完全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有4000多万没有医保的人。我在美国期间,在急诊室看到穷人没有医保,一直把病养成了一个能到急诊看病的阶段,坐到急诊室里可能等好几个小时才能看上病。还有一类国家,就是大概投入10%左右的GDP,比如说日本、加拿大,但是他们国家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效率也同样存在问题。我听到这么一个笑话,在某个国家,一个人摔伤以后去看病,认为可能有锁骨骨折,医生跟他说,你回家等着什么时候通知你来拍片子。三个月以后通知他拍片子证明锁骨骨折已然愈合了,所以它有一个效率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大概的投入水平在5%到10%之间,所以看财政投入的增长,似乎赶不上需求和期望值的增加。我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经济的问题对医疗来说,这个钱永远不够用。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社会评价跟个体感受之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对医疗卫生体制所带来的成果,在社会评价指标方面,中国优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发达的国家,高于它的平均水平。比如说,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这十来年长了一岁多,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都控制得相当不错,医保覆盖的人群在13.5亿,这都是非常大的成果。还有一条,每当我们国家遇有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医务人员的反应速度,救治的能力和水平我个人认为是世界第一的,这跟我们国家的体制是有关系的。再有,大家还记得2003年,“非典”突袭中国的时候,政府部门在应对上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在社会百姓人群当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恐慌,到当下的中国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吗?比如说非洲出现埃博拉疫情的时候,疫情非常严重,但我们国家守住了我们的国门,没能让这个疾病进入到中国。同时,我们国家派驻的救助队伍帮助了非洲,控制了这个疾病。所以,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的成就。但是老百姓去看病的时候,他评价的是每一个环节,他想明天去看病,去挂谁的号,怎么出门诊,住院、手续等等还是有一些难题。我觉得这方面,就是个体的感受跟社会评价的指标之间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社会群体中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普遍的心理还是有一点着急,恨不得一天就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另外,我们改革开放也有一些副作用,大家互相之间的信任度还是有点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急躁,可能个体的评价也会高一些。
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您要知道香港医管局若干年以前,假如说他拿100亿港币投入在医疗卫生事业当中,其中70%的经费是人头费,是花在医务人员身上的,另外的30%是药品、设备等等。所以,人力资源如何保障,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很重要。这也是这一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我希望这个改革来得更快、更彻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来学医。据我现在观察,北京一流的高中毕业生经常是选择学习经济、学法律,大家试想,如果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乃至生命,如果不托付给一流的群体,记者朋友们您们放心吗?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反思,一定要想办法让我们这个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关注我们民族的健康,同时增加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在国际竞争力。我认为有这三方面的原因。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医改难 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 政协委员 刘玉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