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杨国强委员呼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徐金玉) 小块农田生产效率低、小面积种植粮食收入低、农村“空心村”问题严重……这些问题怎么办?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建议:要开展土地整理,在平原土地上应用和推广联合收割机;在平原上的农村人口应该集中在一两万人的小镇上居住。
网络图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组讨论会现场,杨国强常用这句话介绍自己。从小生长在农村,使得他了解那里的生活,也正因如此,他一直将农民生活的好坏记挂在心上。
“过去千家万户‘划田埂而种’,每家每户的农田面积都不大,由于不具备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条件,生产效率较低、规模化效益不高,直接导致了收入水平也不高。”杨国强为此做过一些实地调研,据他了解,有的农民现在种田,一年收入才5000元左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生活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
“而与之相比,出来打工的收入则会翻上好几番,选哪一样,每个农民兄弟的心里都有杆秤。这样的收入差距,使得不少农民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杨国强说。
农田里没了农民,农村里少了壮劳力,这又连锁引发了两个问题。“首先就是土地的经营出现了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等特点,甚至有些好好的田地被抛荒了。而随着壮劳力离家进城,也导致原本是上千人的村子,有的只剩下100多人,不少房子塌了没人理,长满了野草,成为了‘空心村’,还引发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村教育匮乏、医疗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为此,杨国强建议,开展土地整理,撤除分户而种的田埂沟壑。一方面,提升了农村耕地面积的利用率,另一面,规模化的农地集中,也为推广应用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大型农业机械创造了条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
解决了土地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杨国强的心中有这样一幅愿景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以将平原上的农村人口集中到一两万人的绿色生态小镇,那里有教育、就业、医疗、商业、文化和交通设施,在小镇边,建农产品深加工的工厂和其他一些没有污染的工厂,解决就业问题。
“我相信,那些通过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力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可以就近在小镇就业,从根本上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杨国强说,他也建议国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现代农业,共同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村 鼓励 引导 企业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