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地提前迎“春姑娘” “春捂”到底应不应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张尼)近日,全国不少地区气温持续攀升,部分城市已提前入春。很多民众开始迫不及待脱下冬装,拥抱春天。不过,在专家看来,现在“春捂”依然有必要。

全国大部持续升温 多地提前迎“春姑娘”
近日,全国大部持续升温,尤以北方最为明显,南方升温则相对温和。
来自中央气象台13日的预报显示,未来10天,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偏高3~4℃。
不过这期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其中14日至16日,受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降温,局部地区降温10℃以上。
此外,预报显示,3月23日到4月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
气温升高,不少地区都提前迎来了“春姑娘”。
例如,截至3月11日,重庆大部已正式入春,其中,武隆、秀山等18区县入春时间较常年提前了5-15天。而南昌地区也于2月27日入春,比历史同期3月6日提前一周。

气温回暖,衣服能着急脱吗?
天气转暖,不少网友都表示“终于可以开心地脱下秋裤了”。不过在专家看来,衣服还不能着急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尹东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但“春捂”不是绝对的“捂”,而是要结合当时的温度、湿度等调整自己的穿着。
他分析称,鼻腔粘膜和皮肤是人体的两道防御屏障,春季乍暖还寒的时候,温差变化大,人还在冬天的状态里,突然减掉过多衣服,两道屏障没有保护好,很容易外感风寒。
“一老一小、体虚的人以及经期女性都要注意做好‘春捂’。另外,人在洗澡和运动之后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当时不觉得冷就穿着过少,这样也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尹东辉强调。
专家认为,“春捂”也不能过度。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过度保护也会导致身体经受不了外界的风寒,抵抗力下降。此外,如果体内的热不能散发,同样会导致感冒、呼吸道感染等。

“春捂”到底有啥标准?
那么“春捂”是否有科学的标准?日前,中国天气网就给出了建议。
根据建议,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而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此外,许多疾病发病高峰与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因此“捂”的最佳时机,是预报冷空气到来前的24到48小时。
医学发现,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体弱的孩子与老人也得再捂7天左右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

春季还有哪些健康注意事项?
除了根据温度变化调整衣物,在专家看来,春季的饮食作息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尹东辉介绍,中医理论中,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对应的是五脏中的肝脏,这个季节要特别注重肝脏的调养。
他强调,中医的肝生理不同于西医肝的器官功能,肝藏血、主疏泄,肝与情绪(七情)调节有重要关系。包括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都与情绪相关。
在气候和生活习惯叠加的影响下,有一些病人会因季节过渡不当,在惊蛰前后两周左右出现血压波动、情绪波动、睡眠波动、皮肤瘙痒、两目干涩等症状。
另外,春季也是传染性肝炎的多发、高发季节。因此,患有肝炎、甲状腺疾病等与肝相关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在饮食起居方面,尹东辉建议民众要多补充水分,饮食摄入均衡,适当摄入动物蛋白,同时要注意结合春季补充各种蔬菜,特别是芽菜以及含维生素A多的蔬菜。
在作息方面,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当运动,游泳、健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室内要多开窗通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另外,他强调,春天还要保证充足、安稳的睡眠。很多人有早醒、多梦、入睡困难、睡眠轻浅等问题,这些同样都是失眠。枣仁、刺五加、五味子、枸杞等药食同源的食物泡水,对于安神有一定帮助。(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春捂 提前 气温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