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守得住“底线”,才够得着高质量发展“高线”
又是一年“3·15”,放眼神州,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两头发力、双轮驱动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局面,生动诠释了——守得住“底线”,才够得着高质量发展“高线”。
在南粤大地,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携手唯品会举办了“正品新时代,电商再提升——正品电商发展论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守质量底线,做出了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探索。
从需求侧,让消费升级带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今年的零售额预计将首次赶上美国。”2018年新年伊始,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报道令“中国消费”格外抢眼。报道称,今年中国的零售额可能达到5.8万亿美元,而10年前,这一数字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没过几天,国家统计局晒出了全国人民的消费总账: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比上年净增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而且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8%。
这正是从需求侧发力、让消费升级带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在撬动消费升级过程中,电商特别是正品电商功不可没。“以前网上的东西鱼目混杂,假冒伪劣不少,我不太敢在网上买东西。这几年正品电商发展起来了,品质有保障,越买越放心,越买越过瘾!”一位网购者的心路历程,折射出正品电商守住质量底线,对促进品质消费、撬动消费升级的巨大作用。
统计数据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这位网购者的话。2017年全国电商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的增长率,而作为正品电商的代表,唯品会短短数年,用户从零增长到3亿,连续21个季度盈利远远高于电商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不是业绩增长的偶然,而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电商特别是正品电商把准了消费升级的“脉门”。
从供给侧,以质量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
虽然电商在促进品质消费、撬动消费升级中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并非所有电商都能“做正品,走正道”。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消协受理的销售服务类投诉中远程购物问题尤为突出,占比达59.31%,其中网络购物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41.90%。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以上,说明供给侧的质量提升还跟不上需求侧的消费升级。
当前,全国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电商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作用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对提升供给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责无旁贷。但是,假冒伪劣问题仍困扰流通市场,严把正品和品质关,仍是电商发展的根本,对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侧发力,用真抓实干托举高质量发展
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共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电商特别是正品电商的作用重大。但需求侧、供给侧双双发力,需要顶层推动和基层探索的真抓实干、相向而行。
顶层推动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让社会看到了力度之大。这次机构改革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各项举措都是动真的、来实的,确实十分给力。
基层探索方面,多家电商不遗余力撬动消费升级和促进质量提升卓有成效。唯品会作为正品电商的风向标,更是精益求精:一方面坚持与品牌方或品牌授权的一级代理商直接合作,务求“超短授权链”,另一方面,商品质检要经过8道关卡层层检验,锻造“超长检查链”,从而打造全程可溯物流体系为正品保驾护航。唯品会3·15“正”行动发布会,既是之前坚守的总结,更是今后全新的开始。
正品,不应该仅是某一家或几家电商的金字招牌,也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电商的时代符号与共同背书;正品,也绝不应该仅是电商行业要去捍卫的底线,而应该成为决胜未来的制高点,这样才能够得着高质量发展“高线”。
在这方面,唯品会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实践:在电商轻资产运营模式风行之际,唯品会始终坚持自营货品、自营仓储、自营物流的布局,自营的物流快递网络配送了约99%的订单。这样做成效显著,客诉率、退货率一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交易量高速攀升的情况下,2017年客诉率、退货率比2016年又分别下降12%和20%。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发展 电商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