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时时播报 时时播报
陈宝生直面“大考” 妙解中国教育难题
【2018全国两会】(两会综述)陈宝生直面“大考” 妙解中国教育难题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陈宝生直面“大考” 妙解中国教育难题
中新社记者 曾鼐
“‘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6日谈起学生“减负”时,幽默的语言引起记者会现场一片笑声。他马上又补充一句,“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呼吁社会要提高教育素养。

当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陈宝生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他妙语连珠,坦诚回应中国教育热点和难题。
“我今天是来接受各位‘老师’的‘考试’。”发布会伊始,陈宝生坦言正面临两个大考——如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教育强国;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促公平教育。
进入提问环节,考题“纷至沓来”。如何消除“大班额”?陈宝生细数其危害:“人乌泱乌泱的,心情肯定不好”;“影响教学质量,坐在后排的看不到板书”;涉及安全问题。
他称,“坚决予以解决、消除”;并列出时间表——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谈起“减负”,他先界定概念,学业负担是指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部分;在这个范围内的,叫做课业、学业,是学生必须付出的努力。
陈宝生尤为关注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各种成功学、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的口袋空了,学生的负担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乱了。”
他强调,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培训机构不能搞超前教学、超纲教学;割断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和招生的联系;公办学校不准抢生源。
他同时呼吁,也要给老师“减负”。“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他强调,拒绝“表叔”“表哥”,要让老师有足够精力研究教学。
当记者问起“学前教育”,陈宝生主动接话:“对年轻的父母亲们,这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烦心事’之一”。他说,幼师和保育员缺口较大,“一个幼儿老师2000元、3000元钱工资,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他表示,将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加快学前教育立法。

高考改革有何新动作?陈宝生称,试点中面临新挑战,如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选择的课太多,学生选择的压力就会增大;就像我们开车,到停车场去,一个车位就抢着去停,众多的车位就不知道停在哪个车位了。”
他介绍,将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时间服从质量。
针对外界公布的中国大学国际排名榜,陈宝生一连说了两个“不”:参考它,但不在乎它;尊敬排名,但不唯排名。他强调:“重在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学校。”
他补充说,“双一流”建设,是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这将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削弱中西部高校发展。
回应最后一个问题时,陈宝生谈起“师范教育”。他说,“教”主要涉及知识体系,“育”意味着价值标准,所以“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要以“师德为尊”。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