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联储加息后央行为何选择“新加息”方式?
原标题:央行为何选择“新加息”方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5%至1.75%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2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至2.55%。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昨天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毫无悬念地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50%至1.75%。这是鲍威尔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美联储的第一项利率政策决定,也是今年美联储首次加息,是自2015年12月以来的第六次加息。
昨天上午,中国央行也调升了公开市场利率。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对美联储加息的正常反应,可进一步收窄货币市场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之间的利差。
事件
美联储加息在市场预料之中
在强劲基本面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美联储此次加息的时点和幅度完全在市场的预料之中。
美联储昨天发表的声明称,最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强,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从上年第四季度强劲数据显示出的势头已放缓。同上年同期相比的整体通胀和不计入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仍在2%以下。
美联储当天还发布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测,与2017年12月发布的预测相比,将201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预测从2.5%调高至2.7%。
美联储声明表示,随着货币政策立场的进一步逐步调整,经济活动中期将适度扩张,就业市场状况将保持强劲。预计年通胀率在未来几个月将上升,中期在2%的目标附近稳定下来。经济前景的短期风险看来大致均衡,但会密切关注通胀发展。
聚焦
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还是四次?
市场普遍认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上调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不过今年美国到底加息3次还是4次,市场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中信固收研报称,从美联储官员预测来看,2018年美联储预计加息3次,但加息4次概率增大。美联储会后公布的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高官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3次,2020年加息2次。但从点阵图可看出,支持年内加息4次的官员较去年12月有所增加,目前与支持加息3次的官员已成势均力敌之势,年内加息4次概率增大。
据报道,高盛支持加息4次的预测。高盛认为,鉴于近来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言论,美联储可能会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同时,点阵图上希望鹰派的投票官员人数不断增加。今年加息可能会达到4次,明年也会有4次加息。英国Natwest银行的分析师Blake Gwinn称,考虑到美国十年期国债的下挫,今年加息4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预计美国加息3次的也不少。瑞银认为,今年美联储依然大概率加息3次。美银美林认为,今年和明年将分别加息3次。英国劳合社银行预计,今年美联储加息3次,到年底时利率将达到2.25%;由于就业市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2019年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两次,利率将达到3%。
应对
央行逆回购中标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后,中国央行也很快有所反应。昨天上午,央行进行100亿7天逆回购操作,并上调中标利率5个基点至2.55%,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当日有1600亿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500亿。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相结合,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外,美联储加息之后,根据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昨天宣布,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上调25个基点至2%,即时生效。澳门金融管理局贴现窗基本利率也从昨日起调升25个基点至2.0%。
关注
“新加息”方式说明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说起中国央行的加息,都是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近三年来,央行的“加息”基本是通过调整逆回购(OMO)、MLF中标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利率等形式来进行,并没有进行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 也有人称之为“新加息”。
此前专家普遍预测中国央行此次跟随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究竟是采取调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还是调整基准利率的加息方式,业内预期仍存分歧。现在来看,央行采取了“新加息”的方式。业内普遍认为,这说明外部货币条件变化对我国政策利率的影响力不宜高估,政策利率调整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金融形势。
3月9日,时任央行副行长易纲(现央行行长)在回应“今年央行是否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时就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
海通宏观姜超分析指出,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并不大。当前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无需为了稳定汇率而加息;后续经济通胀有回落压力,央行上调利率的必要性不足;即便选择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幅度也非常有限,央行官方利率依然远低于市场利率,也就很难对市场利率产生实质性影响。
“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仍是以满足本国经济需求为根本,不以外部市场为导向。”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也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之一,还应多着眼于国内需求。美元指数自去年初持续下跌,人民币并未承受贬值压力;再者,若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也不适宜采取跟进调整的操作。
申万宏源点评美联储议息会议认为,总体来看,调整OMO利率的新加息仍将取代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旧加息,而美联储加息将为央行提供较好的时间窗口,年内新加息空间仍有15-20基点,且为小幅多次的跟随式加息。
市场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天大涨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昨天以大涨姿态回应美联储加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3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167,较上一交易日大涨229个基点(升值0.36%),这一升值幅度创下了2月27日以来的最大值。
在中间价大幅走高的带动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3月22日开盘报6.3196,上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6.3315,夜盘收盘报6.323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决议公布后一度走低至6.32,随后回升上涨超过200个基点。
昨天下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3212,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103点。
去年美联储三次加息25个基点,外汇市场每次都是:美元大跌,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大幅走高,看来这一走势延续到了2018年。昨天凌晨,美联储加息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在短暂走高后快速下跌,跌破90关口,黄金价格大涨,美股小幅调整。
招商银行外汇分析师李刘阳预计,美联储本次加息可能并不会改变6.30-6.35的震荡整理格局。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执行董事章俊也认为,美联储加息并不会显著提升美元指数和长债利率,所以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不大,预计年内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不会有明显的贬值压力。
编辑:曾珂
关键词:美联储加息 央行为何选择“新加息”方式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